江西省高安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 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 . 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 .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 .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闻药品的气味   C . 加热液体   D . 读取液体体积
3、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净水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2 B . +3 C . +4 D . +6
4、下列生活里的常见现象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B . 冰箱中放入木炭后,异味消失 C . 自行车淋湿一段时间后出现锈渍    D . 夏天带到学校的咸菜表面有时出现食盐
5、下列物质按单质、氧化物、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 金刚石、生石灰、粗食盐、冰水   B . 水银、干冰、熟石灰、天然气 C . 苛性钠、铁锈、纯碱、石油       D . 硫磺、液态氧、粗食盐、胆矾
6、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
A . 鸡蛋清:7.6~8.0 B . 葡萄汁:3.5~4.5 C . 牛奶:6.3~6.6 D . 苹果汁:2.9~3.3
7、钛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点高、抗腐蚀性强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钛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FeTiO3)。冶炼金属钛时,主要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①2FeTiO3+6C+7Cl2 2X+2TiCl4+6CO,②TiCl4+2Mg Ti + 2MgCl2

则X为(   )

A . FeCl2            B . FeCl3           C . Fe2O3          D . FeCO3
8、苏州的“碧螺春”享誉全国。“碧螺春”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 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C . 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7∶23 D . 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9、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
A . 分子种类 B . 原子种类 C . 元素种类 D . 原子数目
10、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H2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信息,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图线x表示镁的反应情况           B . 铁消耗的稀盐酸质量最大 C . 镁、锌一定过量,铁可能反应完     D . 镁一定过量,锌、铁可能反应完
1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            B.棉花      

C.羊毛            D.      

12、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植物油        

C.面粉                                 D.       

13、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铜                 B.二氧化碳       

C.氯化钠             D.       

14、农作物生长需要含较多氮、磷、钾元素的化肥,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NH4NO3     B.Ca(H2PO4)2        C.(NH4)2HPO4      D.      

15、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

B.KCl溶液(CaCl2)——通入过量的CO2气体,过滤

C. H2气体(HCl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

D.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      ,过滤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1)磷的元素符号为      ;  
(2)两个锌离子      
(3)二氧化硫中硫元素显+4价      ;  
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字母)。   (1)
A . 质子数不同 B . 中子数不同 C .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1869年,          (填字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2)
A . 张青莲 B . 门捷列夫 C . 拉瓦锡
(3)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有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3)
A . 氟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氟的原子序数是9   C . 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g
(4)氟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 或“失去”)电子,由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氟化钠的化学式为      
3、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右图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      (填“1”或“2”)。

(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      
(3)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下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2分)。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分)

4、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      ℃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将t2℃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析出固体质量较少的是      (填“甲”或“乙”)。

③t1℃时,将60 g甲、乙物质分别放入100 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

5、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E、F、H均为黑色固体,B为紫红色固体,D为混合物.他们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

(1)用化学式表示C的组成       
(2)A→B的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F→E的化学方程式      
(4)指出B的一种用途      
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请结合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可加热KClO3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3)若实验室用C、F装置组合制取某种气体,应满足的条件是      

Ⅰ.反应物是块状固体和液体     

Ⅱ.反应在常温下进行    

Ⅲ.制得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Ⅳ.制得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Ⅴ.制得气体难(不易)溶于水         

Ⅵ.制得气体易溶于水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小明在做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为什么有刺激性气味?

【查阅资料】①6H2SO4(浓)+2Fe Fe2(SO4)3+6 H2O +3SO2

②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

【进行猜想】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中可能有二氧化硫。

(1)【实验探究】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并将E中收集到的气体进行如图乙所示的爆鸣实验。

请帮助小明完成下表:


A中硫

酸浓度

实验现象

A中生成气体成分

B中品

红溶液

D中品

红溶液

爆鸣实验

实验一

98%

褪色

不褪色

无爆鸣声

只有SO2

实验二

45%

稍有褪色

不褪色

有爆鸣声

      

实验三

25%

      

不褪色

      

只有H2


【实验结论】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可能不同,当硫酸浓度达到足够大时,生成的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硫。

(2)【交流反思】①写出实验三中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实验一中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拓展延伸】在初中化学教材中也有反应物浓度不同,生成的产物不同的例子      
2、学习完“酸、喊、盐的性质”后,老师将两瓶未贴标签的饱和石灰水、饱和碳酸钠溶液摆放在实验桌上,让同学们区分.下面是“雄鹰小组”同学们的探究过程:
(1)【讨论交流】

李壮(组长):区分两种物质的原理是:依据物质的性质,选择一种试剂与两种物质混合,产生两种不同的现象。大家椐此来说一说,区分这两种溶液应选用哪种试剂,并说明理由;

王志:我认为可以选择稀盐酸,理由是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产生,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无明显现象。

马凌:我选择的是碳酸钠溶液.理由是      

(2)【实验探究】大家按照王志的方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实验中同学们根据现察到的现象,判断出甲试管中原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乙试管中原溶液为石灰水。则乙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实验后王志将甲、乙两试管中的废液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中液体澄清,大家对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探究兴趣,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

①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仍为无色,由此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可能含有HCl。

②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废液中还含有HCl。

(3)【反思评价】

欲从烧杯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可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      溶液,经过滤后进行蒸发即可得到纯净的NaCl。

探究活动结束了,同学们充分体验到合作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4g石灰石样品,把2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稀盐酸的用量

5g

5g

5g

5g

剩余固体的质量

3g

2g

1g

1g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2)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第三次加入5g稀盐酸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西省高安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