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祁阳县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能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试剂是(   )
A . Zn、Ag、CuSO4溶液 B . Zn、Cu、Ag、H2SO4溶液 C . Cu、Ag、ZnSO4溶液 D . Ag、ZnSO4溶液、CuSO4溶液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氧气用于炼钢 B . 硫酸用于除铁锈 C . 干冰用作制冷剂 D . 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3、受损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残留信息如图所示,根据残留信息得出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该元素是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11 B . 该元素符号为Mg C . 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 .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4、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5、永州市有许多优秀的制作工艺,下列工艺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浯溪石碑的雕刻 B . 祁阳臭豆腐的制作 C . 金洞红薯酒的酿造 D . 海螺水泥的烧制
6、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测溶液pH B . 熄灭酒精灯 C . 取用固体药品 D . 过滤操作
7、海水提镁的反应之一:MgCl2+Ca(OH)2=CaCl2+Mg(OH)2↓,该反应属于(   )
A . 化和反应 B . 复分解反应 C . 置换反应 D . 分解反应
8、祁阳县在“创国卫”活动中,要求市民禁止燃放鞭炮,下列安全标志中,符合该主题的是:(   )
A . B . C . D .
9、NH4Cl和Na2SO4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为NH4Cl B . 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乙大 C . 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 , 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 D . 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 , 为使其溶液恰好饱和,加入的甲、乙固体质量相等
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

B

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

加入足量的铜粉

C

鉴别澄清石灰水和NaOH溶液

加入稀盐酸

D

除去CaCl2溶液中少量的HCl

加入足量的碳酸钙

A . A    B . B    C . C    D . D

二、简答题(共3小题)

1、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填标号)。 (1)
A . 蔗糖和水 B .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C . 铁和氯化铜溶液
(2)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变化下图所示。

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g。

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要探究酸碱盐中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及方案: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操作实验现象
①将注射器2中的溶液推入盛有稀盐酸的瓶中,至不再有气泡产生。气球变瘪
②将注射器3稍稍向外拉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将注射器1中的溶液推入瓶中气球鼓起
④将注射器4中的溶液推入瓶中溶液变浑浊
(1)步骤①中气球变瘪的原因      
(2)步骤③中气球鼓起的原因      
(3)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取一定质量8.5%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15%的硫酸铜溶液,过氧化氢完全分解。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请计算:


反 应 前

反 应 后

实验

数据

烧杯和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g

硫酸铜溶液的质量/g

烧杯和烧杯中溶液的质量/g

60

3.3

62.5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反应后烧杯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三、填空题(共1小题)

1、下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1)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t1℃时,将2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欲使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任填一种方法)。
(3)现有30℃的不饱和KNO3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

①水的质量   ②溶液中KNO3的质量   ③KNO3的质量分数 

④30℃时KNO3的溶解度   ⑤溶液的质量

Ⅰ.在该不饱和溶液中加硝酸钾至饱和,不变的量有      (填序号,下同),

Ⅱ.将该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至饱和,不变的量有      

四、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如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
编号主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
再加入2mL浓硫酸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加入2mL NaOH浓溶液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先加入2mL浓硫酸
再通入约4mL CO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先加入4mL饱和Na2SO3溶液
再充满CO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先加入2mL蒸馏水
再通入约4mL CO2
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
至第20天全部变黑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1的目的是      
(3)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      (填编号)。
(4)【反思与评价】

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所需要的试剂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湖南省祁阳县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