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和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B . 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沉淀产生 C . 滤渣中一定有Ag,一定无Zn和Cu D . 滤液中一定有Cu(NO32 , 可能有Zn(NO32和AgNO3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生米煮成熟饭 B . 水变成冰 C . 灯泡发光 D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铜丝作导线 B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 天然气作燃料 D .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4、下列分类中,物质的所属类别错误的是(   )
选项物质类别
A空气、石油、干冰混合物
B氮气、水银、金刚石单质
C糖类、油脂、蛋白质营养物质
D甲烷、乙醇、塑料有机物
A . A    B . B    C . C    D . D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过滤 C . 溶解NaCl D . 倾倒液体
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 B . 用煤火取暖时应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 . 古代字画长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7、“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说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 . 用天然气替代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B . 分类放置垃圾,便于回收 C . 高炉炼铁的废弃直接排到大气中 D . 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
8、关注健康,预防疾病。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健康人体血浆的pH范围在0.9-1.5 B .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C . 含氟牙膏可防治龋齿 D . 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酚酞试液遇到白醋不变色 B . 石灰水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C . 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 D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10、关于燃料及其利用的相关知识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 B . 将煤粉制成蜂窝煤,能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 .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食物的腐烂、动植物的呼吸都属于缓慢氧化
11、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B . 高锰酸钾和碘两种物质分别加入汽油中都能形成溶液 C . 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的原理 D . 根据溶液的稳定性来推理,温度不变、水分蒸发,蔗糖和水不分离
12、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 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炼钢、航天        B . 金刚石是天然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切割大理石 C . 钛合金与人体“相容性”好,可用于制造人造骨    D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实验室可用作干燥剂
13、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只有左侧试管中的红磷能燃烧 B . 只有右侧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 C . 磷燃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 . 烧碱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物,减轻污染
14、将金属R放入稀硫酸中,没有气泡产生,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下列关于R的金属活动性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R>Cu B . R>Fe C . Zn>R D . R>Ag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2016 年11月,珠海航展,中国空军展示了新一代战机——歼—20。
(1)飞机外壳大量使用铝合金,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      
(2)飞机上提供下列饮料:纯净水、橙汁、牛奶、可乐、咖啡等。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2、机场通常使用氟硅弹性地坪,可减少噪音。如图是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氟原子的质子数为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选填“得到”或“失去”),成为      离子(选填“阳”或“阴”)。
3、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水通直流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2)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入澄清石灰水:      
4、制笔行业中经常用到铂、钌(Ru)等贵金属。现有 5 种含钌元素的物质:Ru、RuO2、Ru2O3、RuCl3、K2RuO4。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5 种物质中,钌元素的化合价一共有      种;
(2)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K2RuO4 属于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
A . 化合物 B . 氧化物 C . D .
5、无机物甲、乙、丙经一步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写出:
(1)若反应皆为化合反应,且均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则丙的化学式为      
(2)若反应皆为复分解反应,乙为白色难溶物。且甲为常见的酸,甲、乙、丙含相同的原子团,丙溶液为蓝色溶液,则丙生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

三、流程题(共1小题)

1、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其工艺流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1)上述流程中,用到的原料有空气、焦炭、水、二氧化碳、      等;
(2)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3)上述流程中,“一种氮肥”的化学式是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F所示的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装置图。打开活塞K,很快看到F装置中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请根据所给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装置图A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2)小华用G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试管位置过高,他调节试管高度需要操作的旋钮是      (填序号);
(3)利用A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是:      

B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4)F装置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小红同学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她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想起氢氧化钠溶液中事先没有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程度,她从烧杯中取了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液体的颜色没有变化。于是她对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了以下探究:
(1)小红认为此时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②氢氧化钠有剩余;

③盐酸有剩余。

小明同学却判定不可能是“氢氧化钠有剩余”,他的理由是:      

(2)他们共同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欲对上述其他两种可能情况进行验证。请根据相关内容填写下表: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将少量锌粒放入试管中,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至试管中

如果      

则盐酸过量

如果      

则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3)经过讨论,他们认为利用下列几种物质代替锌粒,也可以达到验证目的,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
A . 生锈的铁钉 B . 碳酸钠粉末 C . 硫酸钠粉末 D . 氢氧化铜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某兴趣小组用熟石灰中和实验室里含有硫酸的废水。向100 g废水样品中加入7.4 g熟石灰,恰好完全反应(废水中的其他物质不参与反应)。计算该废水中H2SO4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湖南省长沙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