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年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二十三:化肥及酸碱盐的综合运用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的物质是(   )
A . NaOH、NaNO3、KNO3 B . Na2CO3、NaCl、KCl C . CuSO4、NaCl、BaCl2 D . NaNO3、MgCl2、K2SO4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
A . CaCO3粉末(CaCl2粉末)﹣﹣水 B . CaO粉末[Ca(OH)2粉末]﹣﹣水 C . KCl溶液(KOH)﹣﹣稀硝酸 D . NaOH溶液(Na2CO3)﹣﹣稀盐酸
3、关于化学反应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有单质生成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B . 两种化合物之间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C . 元素存在形态发生改变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D . 化合反应中生成物的物质的质量可能等于反应物的物质的质量和
4、如图表示向一定量C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的变化过程,x表示Na2CO3溶液的质量,则y可能表示(   )

A . 气体的体积 B . 沉淀的质量 C . NaCl的质量 D . 混合溶液的pH
5、“归纳整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同学们在复习中梳理得到的一组图象,其中图象与实验表述一致的是(   )
A . 加水稀释NaOH溶液 B . 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C . 向一定量的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D . 在密闭容器中,镁带燃烧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
6、如图是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的过程,其中试剂甲和乙分别可能是(   )

A . 甲:熟石灰;乙:稀盐酸 B . 甲:水;乙:氢氧化钠溶液 C . 甲:氢氧化钠溶液;乙:水 D . 甲:稀盐酸;乙:氯化钠溶液
7、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
A . FeFe2O3 FeCl3 B . SO2 H2SO3 H2SO4 C . Na2CO3NaNO3 KNO3 D . CaCl2溶液 CaCO3 Ca(OH)2
8、下列各组物质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操作方法

A

NaCl 溶液(Na2SO4

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B

CaO 固体(CaCO3

加入过量的水,过滤

C

O2 (H2

把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D

CaCl2溶液(稀HCl)

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9、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 KNO3 B . K2SO4 C . CO(NH2)2 D . Ca(H2PO4)2
10、只用水做试剂,不能将组内固体物质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
A . 氯化钾、硫酸钾 B . 硫酸铜、硫酸钠 C . 碳酸钙、碳酸钠 D . 硝酸铵、氢氧化钠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瓶口与橡皮塞上,常有白色粉末出现.为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白色粉末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

/

2)、

酚酞变红.

溶液呈碱性,含有      离子.

3)、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并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溶液中含有      

白色粉末中有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的      产生气体的方程式为

该实验证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关方程式      

2、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现有一种无色的营养液,可能由KNO3、Ca(NO32、K2C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进行有关推断.

①由实验1可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②根据实验1、实验2推测原营养液的组成可能有      种情况;

③若测得原营养液中K+和Cl的数目之比为3:1,则原营养液的组成中的溶质      

3、硫酸钡不容易被X射线透过,在医疗上可用作检查肠胃的内服剂,俗称“钡餐”.小柯将硫酸镁溶液滴入硝酸钡[Ba(NO32]溶液中得到硫酸钡,如图表示该实验过程中溶液总质量随加入硫酸镁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图线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C点处溶液中的溶质有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

图中的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B是氧化物,白色固体F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G、H是配置农药波尔多液的原料。“—”表示相互能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F的化学式是      

H的另一种常见用途是      

(2)G和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3)若A、B、E、F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粉体中碳酸钙含量进行了探究。小组成员从一包粉体产品中取出样品5.10g放入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假设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实验测得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求:

稀盐酸的总质量(g)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产生气体的质量(g)

0.44

0.88

m

1.76

2.20

2.20

2.20


(1)表中m=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要求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8年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二十三:化肥及酸碱盐的综合运用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