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9 突破选择题方法技巧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0小题)
1、近年,山地自行车运动风靡全国,华北平原某山区建有一山地自行车车道供市民骑行(下图),据此完成小题。
(1)在山顶H处可以直接观测到的地点是( ) (1)
A . a地
B . b地
C . c地
D . d地
(2)7月10日北京时间10:00,太阳恰好在骑行者左前方,此时自行车大致驶向( ) (2)
A . 南
B . 西
C . 北
D . 东
(3)7月10日当天,骑行者看到日落时太阳在正西方向,则骑行者当时最可能位于图中的位置是( ) (3)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西宽约90 km)和周边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回答小题。
(1)影响湖泊东西岸风向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1)
A . 海陆位置
B . 大气环流
C . 季风环流
D . 热力环流
(2)在夏季,此时最可能为地方时( ) (2)
A . 0点
B . 5点
C . 15点
D . 20点
3、某煤炭地质勘探队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1000米的①②③三地对厚度为10米的沉积层煤炭进行勘探,得到下表中的简化数据,该区域地质构造为褶皱,其中沉积层煤炭埋藏深度是指沉积层煤炭顶部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完成小题。
地点 | ① | ② | ③ |
海拔(米) | 350 | 450 | 350 |
沉积层煤炭埋藏深度(米) | 190 | 140 | 160 |
(1)该区域可能是( ) (1)
A . 向斜谷
B . 背斜谷
C . 向斜山
D . 背斜山
(2)关于沉积层煤炭描述正确的是( ) (2)
A . ①地沉积层煤炭海拔比②地高
B . ②地沉积层煤炭海拔比③地低
C . ①②间沉积层煤炭高差比②③间大
D . ①②间沉积层煤炭高差比②③间小
4、下图为我国某山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小题。
(1)该山峰可能属于( ) (1)
A . 秦岭山脉
B . 太行山脉
C . 武夷山脉
D . 祁连山脉
(2)北坡1月降水量大于7月降水量的区域大致位于海拔( ) (2)
A . 1000米以上
B . 1000米以下
C . 1400米以上
D . 1400米以下
5、2017年10月4日14时10分前后,强台风在广东省湛江坡头区沿海登陆。此时,海口的风向是( )
A . 东北风
B . 西南风
C . 东南风
D . 西北风
6、内流河是指不能注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提供径流的区域称为内流区。无流区是指基本上不产生地表径流的地区,这类区域多出现在干旱少雨的地区。读某国家中部某一内流区位置图,完成小题。
(1)图示无流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为( ) (1)
A . 牧场
B . 梯田
C . 盐沼
D . 沙漠
(2)图中所示的时令河流程最短时期,有可能出现在( )
(2)
(2)
A . 1月
B . 4月
C . 7月
D . 10月
7、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旅游山区等高线示意图,当地旅游局正着手开发新的旅游项目。读图,回答小题。
(1)漂流能让游客体验冲荡激流的运动乐趣,图中最适宜开发该项目的河段是( )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玻璃栈道能让游客体验悬空、惊险、刺激,图中规划最合理的玻璃栈道是( ) (2)
A . R
B . T
C . L
D . K
8、近几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工厂逐渐用机器人代替手工生产。东部沿海产业转移,“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据此回答小题。
(1)关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工厂逐渐用机器人代替手工生产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1)
A . 劳动力成本提升
B . 科技水平的提高
C . 产业结构的调整
D . 人口结构的改变
(2)“西进运动”的影响有( ) (2)
A . 促进西部逆城市化的发展
B . 导致东部工业化水平降低
C . 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
D . 促进东、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9、中国在非洲建设的第一条现代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于2016年10月5日正式通车,该铁路经过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平均海拔近3000米。读图,回答小题。
(1)亚吉铁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有( )
(1)
(1)
A . 地形复杂
B . 气候湿热
C . 冻土发育
D . 湿地广布
(2)关于亚吉铁路修建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2)
A . 拓展中国铁路建设海外市场
B . 增加埃塞俄比亚的资源出口
C . 利于埃塞俄比亚生态环境的保护
D . 促进吉布提港口建设与发展
10、下图为某地部分农作物生长期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1)该地最可能位于( ) (1)
A . 吉林
B . 江苏
C . 新疆
D . 广西
(2)下列种植模式可实现一年两熟的是( ) (2)
A . 小麦—油菜
B . 油菜—甘蔗
C . 大麦—春玉米
D . 大麦—甘薯
11、半城市化地区为已经初步具备城市的某些特点和功能,但尚未被划为城市的地区,在中国主要指城乡结合部、小镇、乡和非农产业发达的村。据此回答小题。
(1)半城市化的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1)
A . 郊区大力发展农业
B . 外来资本的投入
C . 乡村工业化
D . 政府规划形成
(2)为促进半城市化地区的发展,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2)
A . 加快中小城镇的产业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B . 加大对半城市化地区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的投入
C . 加大对中心城市的投入,提高中心城市的吸引力
D .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劳动力的均衡分配
12、凋落物是联系植被与土壤两个系统的纽带,主要包括植被凋落的叶和茎等物质。左图为我国某地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右图为甲树种春季凋落景观图。读图,完成小题。
(1)乙树种广泛分布于我国下列地区中的( ) (1)
A . 藏北高原
B . 东北大兴安岭北部
C . 东南丘陵
D . 华北平原
(2)造成甲树种春季凋落较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 (2)
A . 阴雨天气多,风力较大
B . 降水相对较少,气温回升,蒸腾作用增强
C . 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D . 春季寒潮多发,低温影响明显
13、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下图为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据此完成小题。
(1)该月为( ) (1)
A . 1月
B . 4月
C . 7月
D . 10月
(2)图中虚线框范围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的可能原因是( ) (2)
A . 沿岸寒流降温
B . 地势高气压低
C . 南北气流辐合
D . 阳坡受热增温
14、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下图是将广东省、甲(24.5°N,113.1°E)、乙(24.6°N,112.9°E)、丙(24.9°N,113.2°E)各地林线高度与坡向分级图叠加,得到的林线随坡向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1)由图可以推测出( ) (1)
A . 南坡林线,甲地高于乙地
B . 北坡林线丙地高于广东均值
C . 纬度高的阳坡林线较高
D . 经度数值小的阴坡林线最高
(2)乙山处在南岭山脉的南麓,冬季其阴坡为迎风坡而阳坡为背风坡。与其他山地相比,乙山阳坡林线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 (2)
A . 纬度低,气温较高
B . 风力弱、局地多雾
C . 暖湿的西北风带来丰富降水
D . 光照强对植被生长不利
15、古诗云:“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图甲为祁连山居延海自然景观剖面图,该区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雪景、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砾相映成趣。图乙为祁连山地“阴阳脸”图片,山坡林木葱郁的一侧为“阴脸”,山坡草地青翠的一侧为“阳脸”。读图回答小题。
(1)关于图甲所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古诗描述体现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 山麓地带沙砾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无关
C . 该地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属外流河
D . 推测图示区域的主要交通线沿冲积扇边缘呈东西走向分布
(2)造成祁连山山地“阴阳脸”的主要原因是( ) (2)
A . “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
B . “阳脸”为陡坡,土层薄,土壤肥力低
C . “阴脸”为阳坡,光照强,热量充沛
D . “阳脸”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
16、读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图(极夜期不考虑负值),回答小题。
(1)满足①至②区间变化幅度的最大纬度范围为( ) (1)
A . 23.5°~66.5°
B . 0°~23.5°
C . 66.5°~90°
D . 0°~90 °
(2)①处不可能( ) (2)
A . 四季分明
B . 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 . 半年极昼,半年极夜
D . 全年昼夜平分
17、南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最低、气流汇合的地带称为热带辐合带,其主要分为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下面甲、乙两幅图示意世界某辐合带季节分布位置差异。读图,完成小题。
(1)图示辐合带的主要分布区有( )
①东热带太平洋 ②北美地区 ③东南亚 ④热带印度洋
(1)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图示辐合带控制地区( ) (2)
A . 海洋狂风巨浪
B . 遏制台风等系统产生
C . 天气稳定少变
D . 形成绵延千里的云带
18、某商品宅配公司是一家迅速发展起来的创新型的家具企业,客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订购家具,并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获得相关物品和家具,下图为该宅配公司组织结构流程示意图。据此完成小题。
(1)图中“丙”代表的流通环节是( ) (1)
A . 商务订购平台
B . 客户
C . 家具宅配中心
D . 家具厂
(2)许多家具厂纷纷要求加入这一供应链,其目的在于( )
(2)
(2)
A . 降低地租成本
B . 降低运输成本
C . 拓展并灵活适应市场
D . 企业集聚获取规模效益
19、不同区域的城市化特点与能源消费特点不同,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也不同。下图为1986~2011年我国30个主要省区(不包括藏、台、港、澳)的环境压力指数增长率与城市化指数(表示城市化的综合发展水平)增长率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1)北京所属的区域是( ) (1)
A . Ⅰ
B . Ⅱ
C . Ⅲ
D . Ⅳ
(2)与北京环境压力呈显著正相关的因素是( ) (2)
A . 城市人口比重、数量
B . 交通密度
C . 第三产业比重
D . 能源效率
20、下表为2016年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五大洲的七种作物种植面积资料。据下表,回答小题。
(单位:千公顷)
作物 大洲代号 | 咖啡 | 玉米 | 马铃薯 | 稻米 | 谷子 | 小麦 | 可可豆 |
甲 | 0 | 16451 | 6140 | 725 | 838 | 59566 | 0 |
乙 | 56 | 86 | 43 | 80 | 38 | 13554 | 145 |
丙 | 5474 | 64501 | 1634 | 6880 | 143 | 35976 | 1602 |
丁 | 2376 | 1883 | 1883 | 11169 | 18469 | 8996 | 6487 |
戊 | 2570 | 9548 | 9548 | 145270 | 12442 | 102293 | 1769 |
(1)已知丙为美洲,那么甲、乙、丁、戊依次是( ) (1)
A . 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B . 大洋洲、欧洲、非洲、亚洲
C . 欧洲、大洋洲、非洲、亚洲
D . 非洲、亚洲、大洋洲、欧洲
(2)表格反映丙大洲的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2)
A . 热带种植园农业
B . 水稻种植业
C . 商品谷物农业
D . 混合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