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综合探究七区域的变化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口述资料除了传说外,还有口述历史

②过去的人们遗留下来的实物,称为文物

③实物、照片、历史小说都属于第一手资料

④历史资料有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口述资料等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2、下列选项属于第二手资料的是(  )

A . 亲身实践得出的报告 B .  日记 C . 《人民日报》新闻 D .  考古遗存
3、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我们生活的区域也在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  )

①人口的迁移②环境的变迁③交通的发展④人们年龄的增长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
4、星宿海位于我国哪条河流的源头地区(  )

A . 长江  B . 黄河 C . 珠江 D .  塔里木河
5、 在20世纪70年代的星宿海地区,你可能看见的景观是(  )

A . 星罗棋布的湖泊  B . 寸草不生的沙漠  C .  绿意盎然的椰林 D . 一片金黄的水稻
6、解决城市交通拥挤最有效、最科学的办法是(    )  

A . 在市中心建立大量停车场 B . 学校、工厂和机关安排不同的上下班时间 C . 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D . 控制和减少小汽车数量,禁止大货车入城
7、我们生活的区域在不断变化,下列属于区域变化的积极影响的是    (    )  

A . 人口越来越多 B . 交通越来越发达 C . 环境越来越差 D . “城市病”越来越严重
8、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手资料的是(    )
A . 20世纪60年代从钱塘江打捞上来的太平天国时期使用过的大炮 B . 记录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制造南京大屠杀等罪行的日文版图书《东史郎日记》 C . 一位大学教授编著的一本有关南宋都城临安的历史书 D . 不久前公布的有关美军虐待战俘的照片
9、上海浦东新区、成渝实验区、武汉城市圈是我国的三个实验区。读“三个实验区的位置示意图”,完成小题。

(1)规划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
(1)
A . 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B . 发展新的经济部门,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C . 寻求洁净优美的环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 . 分散过多人口和工业给市区带来的压力
(2)制约成渝实验区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    )
(2)
A . 交通不便 B . 自然资源少 C . 耕地资源少 D . 人口众多
(3)武汉是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下列关于其形成和发展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3)
A . 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水资源丰富 B . 位于京九铁路与长江交汇处,交通便利 C . 所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较发达 D . 位于东部经济地带,有国家政策支持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丽丽在街上看到一条标语“低碳生活,关系你我”。什么是低碳生活?回家后,丽丽上网查了查。原来“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1)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丽丽决定在社区里向大家宣传“低碳”生活理念,请你试着写一条低碳生活宣传标语,要求不能与材料重复。
(2)“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更需要落实到行动。请列举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做到的节能减排具体行动。(至少写出三种)
2、观察下图乡村道路的变化,回答问题。

(1)以上两幅图片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2)请你列举你所在的农村或城市发生的一些显著的变化。
(3)看到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感受?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综合探究七区域的变化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