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第三课生活的故事同步检测

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产生代际差异的原因有    (    )

  ①社会生活经验的不同

  ②价值观念的不同

  ③兴趣爱好的差异

  ④行为习惯的差异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2、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句话体现了    (    )  

A . 历史是爱国主义的基石 B . 历史凝聚着先驱者付出的辛勤劳动和牺牲 C . 我们可以从历史中获得启示、汲取经验 D .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与我们现在的生活关系不大
3、小明说:“我们都进入信息时代了,学习历史有什么用呢?学历史只会让我们在故纸堆里禁锢思想,根本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的好作用。”假如你就在他的身边,你会用下面的哪些内容反驳他    (    )

  ①借助历史的眼光,可以更清楚地知道我们正在做什么和我们应该做什么

  ②今天是从过去演变而来的,要理解今天就要了解过去

  ③学习历史能增长我们的生活经验

  ④学习历史能加深我们对将来的认识和理解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4、有人说:“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了解过去,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有指导意义。这主要表现在    (    )

①历史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沟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

②学习历史能增长我们的生活经验,使我们变得更聪明,思考更加深刻

③学习历史,能加深我们对过去的认识与理解,使我们明白一些道理

④学习历史,可以以史为鉴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④
5、历史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沟通了过去和未来,而一幅幅历史图片往往能够真实地再现历史场景。观察下图,你所感受到的历史信息有    (    )

①断壁残垣彰显着侵略军的残暴

②这是我国最宏伟壮丽的皇家园林的遗址
③这是美英侵略军在近代侵略中国的有力证据

④这里曾经珍藏着许多国宝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6、下列关于生活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生活总是在不断变化的

②生活总是千篇一律的

③代际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④生活的方式也有相承和坚守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7、生活的时代印记,会使不同时代的人们产生代际差异。这种代际差异有时会导致代际隔阂,也就是所谓的(    )
A . 代沟 B . 隔膜 C . 疏离 D . 距离
8、下列有关代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生活的时代印记,会使不同时代的人们产生代际差异

②代际差异是身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③代际差异印证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会始终伴随着我们的人生旅程

④代际之间的差异是可以避免的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9、下列对“历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历史讲的是日常生活最为朴素的琐事 B . 历史告诉我们怎样选择,如何做事,如何为人 C .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要理解今天,就要了解过去 D . 历史是过去的事情,我们要展望未来,忘记历史
10、小丽一家人都喜欢看电视。爷爷喜欢看京剧,妈妈喜欢看电视连续剧,小丽喜欢看歌星演唱会。造成这种不同兴趣爱好的原因可能是(    )
A . 不同时代的人不会有共同的爱好 B . 不同时代的人在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上有一定的差异 C . 电视连续剧特别精彩 D . 小丽一家人都有健康的自我意识
11、下列对代沟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代沟是不同的两代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 B . 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不同的境遇造就不同的思想 C . 父母是代沟的制造者 D . 代沟体现在对新事物的认识、对问题的看法及行为方式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阿萍和奶奶去商场买衣服,阿萍看到一条比较时髦的裤子,想买下来。可奶奶却说:“这是什么裤子,这里一个窟窿,那里一个洞的,这是我看到的所有衣服里最不顺眼的一件。”

(1)材料中阿萍认为时尚的衣服为什么奶奶瞧着却是最不顺眼的?
(2)长辈和晚辈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
2、阅读材料《关于摇滚音乐的家庭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有一阵,张晓迷上了摇滚音乐,他对风靡一时的重金属、英式摇滚、流行朋克、电子乐、说唱乐……如数家珍。对乐坛上当红的组合,他一一模仿:一会儿穿着肥大的滑板服,头染黄发,尽情高歌;一会儿又觉得穿着紧身衣一边跳,一边说唱,很“酷”。

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定为此召开一次家庭讨论会。张晓连忙把表弟陈辉拉来助阵。

爷爷、奶奶首先发话,采取了基本否定的态度,认为那些年轻人穿的是奇装异服,把头发染得像鸡毛掸子一样,难看极了。妈妈也认同这种看法,认为年轻人只对那些时髦的玩意儿感兴趣,对许多经典的文艺作品缺乏了解。

但是陈辉却完全不同意他们的意见,认为大人们的观念太陈旧,他的同龄人中有很多都喜欢这种风格,觉得他们特别前卫、有个性。张晓也认为他们的穿着很“酷”,体现出一种青春的活力,动感极强,自己很喜欢。

(1)材料中爷爷、奶奶、妈妈的态度是怎样的?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2)材料中张晓和陈辉的态度是怎样的?他们的理由又是什么?
(3)请结合材料推测一下,爸爸的态度是怎样的?他的理由又是什么?
(4)对于材料中的争论,你的态度是怎样的?
(5)为什么不同时代的人对事物的看法会有差别呢?请谈谈你的理解。
(6)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流行事物呢?请说说你的看法。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关消息称,中国横店集团将筹资200亿元在横店再造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重建圆明新园的总指挥徐文荣说:“北京的圆明园遗址仍然记录着1860年的屈辱史,而横店圆明园的任务是重现1860年以前的艺术辉煌。”

材料二:同济大学国家历史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说:“在英法联军的大火中,圆明园已经死了,因此不管在哪里重建,价值都不大。”

(1)材料一中“1860年的屈辱史”是指什么?
(2)材料一中圆明园“1860年以前的艺术辉煌”指的是什么?
(3)如今残破的圆明园遗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4)你是否赞成重建圆明园?为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第三课生活的故事同步检测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