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同步训练

年级:八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7小题)

1、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

A . 冰川 B . 地震 C . 风成说 D . 火山灰堆积
2、黄土高原蕴藏量较为丰富的能源资源有(    )。

A . 天然气 B . 石油 C . 水能 、煤 D . 铁矿
3、下列关于黄土高原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 B . 黄土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贺兰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 C . 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大巴山以北,阴山以南 D . 黄土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贺兰山以东,大巴山以北,阴山以南
4、黄土高原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    )。


A . 杂交玉米、杂交高粱和高产马铃薯 B . 水稻、油菜、小麦 C . 甜菜、大豆、高粱 D . 棉花、花生、玉米
5、关于黄土高原地表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 . 峰峦众多,地面崎岖 C . 千沟万壑,沟壑纵横 D . 地势坦荡,一望无际
6、下列河流流经黄土高原上的是(    )。

A . 长江 B . 汉江 C . 黄河 D . 辽河
7、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 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B . 地表多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C .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D . 火山、地震造成的
8、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    )。


A . 地表植被茂盛、地表有坡度 B . 地表没有植被、地表平坦 C . 地表有少量植被、地表平坦 D . 地表没有植被、地表有坡度
9、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    )。

①土土质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②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

③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④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⑤富有地方特点的“黄土风情”

A . ①③⑤ B . ①②④⑤ C . ①②③⑤ D . ①②③④
10、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主要表现为(    )。


A . 地表植被覆盖率高 B . 自然灾害少,人类生存条件好 C . 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 D . 环境容易破坏,但也容易恢复
11、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是(    )。


A . 修建梯田 B . 修挡土坝 C . 植树种草 D . 修电站
12、黄土高原上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 . 水稻 B . 油菜 C . 甘蔗 D . 小米
13、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


A . 流经黄土高原区 B . 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C . 水流速度快 D . 注入的支流众多
14、黄土高原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 . 西北地区 B . 北方地区 C . 青藏地区 D . 南方地区
15、黄土高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此地产煤的省份是(    )。

A . 黑龙江 B . 安徽 C . 河南 D . 山西
16、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 塔里木盆地 B . 华北平原 C . 柴达木盆地 D . 黄土高原
17、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


A . 淮河 B . 秦岭 C . 太行山 D . 大兴安岭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 它具有       的特点。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走了      ,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      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      减少;还向      输送大量泥沙,给            造成巨大困难。

3、黄土高原大部分属于      气候,夏季      ,冬季      ;降水集中在      季节。

4、读“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完成流程图(把字母填入适当的方框内):

       ②       ③       ④       

A农作物产量下降  

B人均耕地少,燃料需求增加

C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D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

读下图某高原观图,回答下列问题,并分析该图是否正确:

(1)这是一幅      高原的景观图,这里的地表形态        、      ,造成这种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2)这里的民居形式应是      ,而图中的居民形式则是      ,在       高原上常常见到这种居民形式。故此图的             是不一致的。


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A是      高原,B是      山脉。

(2)该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该区主要的地表特征是      

(3)该区的传统民居是      

(4)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可取的措施是(  )。

①植树种草修梯田堤坝 

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④开垦坡地扩大耕地面积 

⑤把地承包给个人栽果树建立水果基地

(4)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⑤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③④⑤
3、读下列材料和黄土高原景观图,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关于黄土高原形成的学说有多种.目前,“风成说”得到科学界最为广泛的支持,“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主要是盛行风从中亚、蒙古的沙漠和戈壁搬运来的黄土堆积而成的,被称为风神捏就的土地。

材料二:黄土高原景观图。

(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起古长城,南至      ,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覆盖区.

(2)请你说出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      

(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有①            ;(任答其中两点)人为原因有②            。(任答其中两点)

(4)在西部大开发中,黄土高原地区必须坚持(   )    

(4)
A . 跨流域调水 B . 修建水库 C . 退耕还林还草 D . 大力发展交通
4、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黄河各段监测水土流失数据表:

黄河沿岸监测点

兰州

河口

龙门

陕县

利津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3.48

6.67

33.3

37.7

24.7

年平均输沙量/亿吨

1.19

1.67

11.2

16.0

11.5

(1)数据分析 黄河流经      游的黄土高原,含沙量明显增加。

原因:黄土高原土层      (疏松或坚实),植被      ,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2)实地考察 黄河下游素有“      ”之称。原因: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      (加快或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       (升高或降低),易发生      灾害。


(3)

实验探究 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读下图,

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      

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      。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物措施:       。


(4)黄土高原上分布广泛的三种黄土地貌是黄土塬、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