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文学知识复习专题(八)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0小题)
1、“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作者是( )
A . 北岛
B . 顾城
C . 杨炼
D . 海子
2、代表中国十四行诗最高水平,并以其作品标志了中国十四行诗的成熟,这位诗人是( )
A . 朱湘
B . 穆旦
C . 冯至
D . 闻一多
3、最能体现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的诗篇或诗集是( )
A . 胡适的《尝试集》
B . 周作人的《小河》
C . 郭沫若的《女神》
D . 朱自清的《毁灭》
4、所作的诗歌具有浓重的中国意识和深沉的历史感,被称为“乡愁诗人”的是( )
A . 艾青
B . 郑愁予
C . 余光中
D . 舒兰
5、具有隽永意味的短诗名作《断章》的作者是( )
A . 卞之琳
B . 何其芳
C . 徐志摩
D . 戴望舒
6、创作的诗句委婉柔丽,韵律自然,并以《人间四月天》一诗蜚声文坛的女诗人是( )
A . 冰心
B . 林徽因
C . 罗隐
D . 张爱玲
7、新月诗派提倡“新格律诗”的阵地是( )
A . 《新诗》
B . 《诗镌》
C . 《诗创造》
D . 《诗》
8、下列不属于朦胧诗派诗人的一位是( )
A . 舒婷
B . 西川
C . 顾城
D . 梁小斌
9、一般被称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尝试派的成熟标志是________的出版。( )
A . 《尝试集》
B . 《飞鸟集》
C . 《白话诗八首》
D . 《诗》
10、因具有以“为人生”为核心的诗歌价值观念,而此常被称为“人生派”或“为人生”派的是( )
A . 尝试派
B . 创造社
C . 文学研究会
D . 新月派
11、1872年雨果发表诗集_______,反映了他在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时期的思想感情。( )
A . 《惩罚集》
B . 《微明之歌》
C . 《心声集》
D . 《凶年集》
12、被高尔基赞誉为“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的是( )
A . 果戈里
B . 陀思妥耶夫斯基
C . 普希金
D . 屠格涅夫
13、在普希金的代表作《叶甫根尼.奥涅金》中,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_______形象。( )
A . 小人物
B . 多余人
C . 农奴
D . 贵族
14、德国最早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是( )
A . 耶拿派
B . 海德堡派
C . 湖畔派
D . 十二月党诗人
15、在“新时期”诗歌中,口语化、语言还原、谐谑、反美、反象征、反意象等方法经常地为_______所采用。( )
A . “复出的诗人”
B . “朦胧诗人”
C . “新生代诗人”
D . “九叶诗人”
16、目前发现的世界文学中最古老的史诗是( )
A . 《罗摩衍那》
B . 《吉尔伽美什》
C . 《埃涅阿斯纪》
D . 《摩诃婆罗多》
17、裴多菲最为中国人熟知的抒情诗是( )
A . 《致意大利》
B . 《先人祭》
C . 《自由与爱情》
D . 《西风颂》
18、《远与近》是哪一位著名诗人的作品( )
A . 顾城
B . 北岛
C . 江河
D . 杨炼
19、英国著名现代派诗人艾略特的第一本诗集是( )
A .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B . 《普鲁弗洛克及其他所见》
C . 《诗集》
D . 《小老头》
20、下列属于林徽因诗歌代表作的是( )
A . 《你是人间四月天》
B . 《九十九度中》
C . 《笑脸》
D . 《山中》
21、印度的国歌《人民的意志》选自泰戈尔的下列作品?( )
A . 《飞鸟集》
B . 《园丁集》
C . 《新月集》
D . 《吉檀迦利》
22、被称为“童话诗人”的是( )
A . 北岛
B . 舒婷
C . 卞之琳
D . 顾城
23、北岛写于1976年的代表作_______,代表了青年一代的声音。( )
A . 《相信未来》
B . 《土地》
C . 《回答》
D . 《一代人》
24、雪莱创作的最大特点是表现理想,其著名作品有诗剧( )
A .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B . 《致云雀》
C . 《西风颂》
D . 《云》
25、在现代文学史上,通过对新格律诗的提倡和实践,纠正了部分新诗“散而无章”弊病的诗歌流派是( )
A . 新月诗派
B . 现代诗派
C . 七月诗派
D . 九叶诗派
26、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有诗作《当你老了》入选读本的诗人是( )
A . 艾略特
B . 惠特曼
C . 叶芝
D . 马拉梅
27、下列诗人中,不是“七月诗派”成员的是( )
A . 绿原
B . 曾卓
C . 辛笛
D . 鲁藜
28、下列诗篇,表达诗人重游故地时眷恋,珍惜而又略带忧郁情怀的是( )
A . 闻一多《一句话》
B . 徐志摩《再别康桥》
C . 裴多菲《我愿是一条急流》
D .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9、戴望舒《雨巷》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
A . 象征
B . 烘托
C . 对比
D . 类比
30、第一部被介绍到欧洲去的中国古典戏曲是哪部( )
A . 《红楼梦》
B . 《赵氏孤儿》
C . 《白蛇传》
D . 《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