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第七章第9节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实验中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纸带越短越好,因为纸带越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就越小,误差就越小 B . 称出重锤的质量 C . 纸带上第1、2两点间距若不接近2 mm,则无论怎样处理实验数据,实验误差一定较大 D . 处理打完点的纸带时,可以直接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实际点迹,而不必采用“计数点”的方法
2、下列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实验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重物质量的称量不准会造成较大误差 B . 重物质量选用得大些,有利于减小误差 C . 重物质量选用得较小些,有利于减小误差 D . 打点计时器选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比电火花计时器误差要小
3、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于电火花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使纸带通过时受到较大的阻力,这样实验造成的结果是(  )

A .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明显大于动能的增加量 B .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明显小于动能的增加量 C .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D . 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4、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和下落高度h.某同学对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这些方案中正确的是(  )

A .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高度h,由打点间隔数算出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 B .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v= 计算出瞬时速度v C . 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并通过h= 计算得出高度h D .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5、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距离h,则以v2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线应是下图中的(  )
A . B . C . D .

二、多项选择题(共3小题)

1、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物理量中需要测量的有(  )
A . 重物的质量 B . 重力加速度 C . 重物下落的高度 D . 与重物下落高度对应的重物的瞬时速度
2、如图是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有关尺寸在图中已注明.我们选中n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举一些计算n点速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n点是第n个点,则vn=gnT B . n点是第n个点,则vn=g(n-1)T C . vn D . vn
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要验证的是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其动能的增加量,以下步骤仅是实验中的一部分,在这些步骤中多余或错误的有(  )
A .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到铁架台上,并用导线把它和低压直流电源连接起来 B . 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到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把重物提升到一定高度 C . 接通电源,释放纸带 D . 用停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

三、实验题(共4小题)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从下列器材中选出实验所必须的,其编号为________. (1)
A . 打点计时器(包括纸带) B . 重物 C . 天平 D . 毫米刻度尺 E . 秒表 F . 运动小车
(2)打点计时器的安装放置要求为      ;开始打点计时的时候,应先      ,然后      .
(3)实验中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主要是      ,使重物获得的动能往往      .为减小误差,悬挂在纸带下的重物应选择      .
(4)如果以 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 -h图线是      ,该线的斜率等于      .
2、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该同学开始实验时情形如图甲所示,接通电源释放纸带.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的地方:

      

      .

(2)该同学经修改错误并正确操作,让质量为1 kg的重锤下落,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运动过程,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为频率是50 Hz的交变电源,纸带打点如图乙所示.

纸带上O点为重锤自由下落时的打点起点(O、A间有点未画出),选取的计数点A、B、C、D依次间隔一个点(图中未画出),各计数点与O点距离如图乙所示,单位为mm,重力加速度为9.8 m/s2 , 则:(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根据纸带,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重锤速度vB      ,重锤动能EkB      ,从开始下落算起,打点计时器记录B点时,重锤势能减少量为      .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3、如图为利用气垫导轨(滑块在该导轨上运动时所受阻力可忽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完成以下填空.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高度不低于1 m,将导轨调至水平.

②测出挡光条的宽度l和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s.

③将滑块移至光电门1左侧某处,待砝码静止不动时,释放滑块,要求砝码落地前挡光条已通过光电门2.

④读出滑块分别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Δt1和Δt2.

⑤用天平称出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M,再称出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

⑥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可以确定系统(包括滑块、挡光条、托盘和砝码)的总动能分别为Ek1      和Ek2      .

⑦在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系统势能的减少量ΔEp      .(重力加速度为g)

⑧如果满足关系式      ,则可认为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4、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小组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其中O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 m/s2 , 重锤质量为m=1 kg,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1)图中的三个测量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      段的读数,应记作      cm;
(2)甲同学用重锤在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他用AC段的平均速度作为B点对应的瞬时速度vB , 则求得该过程中重锤的动能增加量ΔEk      J,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      J.这样验证的系统误差总是使ΔEk      ΔEp(选填“>”、“<”或“=”);
(3)乙同学根据同一条纸带,同一组数据,也用重锤在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将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O记为第1个点,图中的B是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9个点.因此他用v=gt计算与B点对应的瞬时速度vB , 求得动能的增加量ΔEk      J.这样验证的系统误差总是使ΔEk      ΔEp(选填“>”“<”或“=”).
(4)上述两种处理方法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同学所采用的方法.(选填“甲”或“乙”)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第七章第9节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