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地区2011-201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开学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7小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水蒸气在冷的玻璃片上凝成水滴           B . 在研钵中用杵将胆矾研成细粒 C . 玻璃刀头上的金刚石可方便的裁切玻璃     D . 对准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水中白磷燃烧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纯净水 B . 硬水 C . 井水 D . 自来水
3、可表示“一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符号是(   )
A . H B . 2H C . H2 D . 2 H2
4、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   )
A . CO B . CO2 C . SO2 D . H2
5、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与分类均正确的是(   )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化合反应)  D .        (分解反应)
6、关于化合价的认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B . 在单质分子里,元素化合价为0 C . 一种元素在同种物质中,不能有不同的化合价    D . 在化合物里,氧元素通常显-2价,氢元素通常显+1价
7、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化学反应过程中质量和性质均不发生变化         B .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 C . MnO2可以作H2O2、KClO3分解的催化剂          D . 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
8、下列是几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 . B . C . D .
9、下列关于过滤操作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滤纸的边缘不能低于漏斗口 B . 液面不能低于滤纸边缘 C . 让液体沿玻璃棒缓缓向漏斗中倾倒 D . 漏斗下端口要对准烧杯中心位置
10、炭雕(主要成分是木炭)是体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工艺品。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炭雕工艺品须特别注意防火                    B . 炭雕是轻质透明且不易变质的固体 C . 碳的性质比较稳定,炭雕艺术品可以长期保存    D . 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有害气体,有利健康
11、李一丁同学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中,合理且能获得成功的是(   )
A . 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 将混有少量CO的CO2气体点燃,以除去CO C . 将混有O2的CO通过灼热的CuO,以除去O2    D . 根据H2、CO、CH4三种气体燃烧产物不同将它们区分开来
12、总结归纳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是某同学的“总结归纳”中有错误的是(   )

序号

要    点

具   体   内   容   举   例

A

化学之最

①金刚石是最硬的物质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③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铁

B

气体水溶性

①氧气不易溶于水 ②CO2能溶于水 ③氢气难容于水

C

火焰颜色

①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 ②CO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 ③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D

物质用途

①活性炭常用于食品脱色和除去异味 ②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③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

A . A B . B C . C D . D
13、有一种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这种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
A . 能清除可燃物 B . 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14、硅酸盐矿泉水具有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其中硅酸钠是矿泉水中主要的可溶性硅酸盐。已知在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硅酸钠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
A . NaSiO2 B . NaSiO3 C . Na2SiO3 D . Na2SiO4
15、某煤矿曾发生一起重大爆炸事故,据悉事故原因是因为煤仓附近煤尘和“瓦斯”含量过高引起。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此次爆炸一定不是煤尘含量高引起的,因为煤尘的着火点较高,不易燃烧 B . 此次爆炸一定是“瓦斯”含量高引起的,因为它是可燃性气体,而跟煤尘无关 C . “瓦斯”的主要成分是CH4 , 矿工进矿时应使用明火检查其含量 D . 煤尘好“瓦斯”都是可燃物,跟空气混合后很容易引发煤矿矿井爆炸事故
1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同 B .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相同    C . 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总数相同 D .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个数相同
17、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在混合物在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试写出下列粒子的符号或所表示的物质的名称
(1)氩气      
(2)铵根离子       
(3)SO2       
(4)K2MnO4      
2、下框图中是某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

(1)小柯同学取适量该汽水于试管中,稍稍加热后产生大量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另取适量该汽水充分加热,并将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其现象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把A、B、C、D四种物质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入下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

24.5

2

1

反应后质量/g

16.9

0

2

未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后D的质量是      g
(2)C物质可能是      (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3)容器中发生反应的类型是      (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4、按要求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2)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3)酒精在空气中点燃      
5、             
(1)樟脑是一种白色晶体,可散发出特殊气味,使衣物免受虫蛀。樟脑的化学式为C10H16O,则其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最简整数比)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右图所示的方法的化学原理是 ,P2O5是一种白色粉末。实验过程中,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5等分,并做好标记;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集气瓶中剩余的主要气体是      (写化学式),该实验说慢这种气体的性质

      (说出二点)

②如果实验完毕后,进入集气瓶的水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

可能原因有      (说出二点)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下图为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为a的仪器名称      
(2)CO能使CuO还原成 Cu,同时生成C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采用      法收集CO2的原因是      
(4)收集CO2      (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的原因是      
(5)CO2验满方法是      
2、请你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参与实验室气体制备的研究与实践。实验仪器如下图所示(导管、橡皮塞及棉花等未画出);

实验药品:氯酸钾,5%双氧水,大理石,稀盐酸,稀硫酸,高锰酸钾某同学选用a、c、d、f、j组成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则该同学选用的药品是      ;反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开始后,当      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便可收集到较纯的氧气。下列是该同学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    

B、先固定试管,后放置酒精灯

C、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D、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小林从海边拾来一些嵌有沙砾的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他做了如下实验:首先称取50g贝壳,然后将150mL稀盐酸分5次加入(假设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如下表:

稀盐酸的体积/mL

第一次

30

第二次

30

第三次

30

第四次

30

第五次

3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40

x

20

10

5

求:

(1)x=      
(2)小林测得贝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3)若把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收集起来,共有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四川省绵阳地区2011-201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检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