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测试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知识点基础练(共6小题)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liè)     诬(miè)    蛮(héng) B . 开(shào)    卑(bǐ)     击(chuí) C . 杀(tú)      恐(bù)     两(zhuāng) D . 商(xié)     赋(yú)     离(jiàn)
2、指出下列词语的感情色彩。

光明正大          偷偷摸摸          蛮横      

悲愤痛恨          挑拨离间          鼓掌      

制造恐怖          卑鄙无耻          光荣      

3、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①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②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③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      

④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4、指出下列句子是什么句式,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

句式:      ;表达效果:      

②你们完了,快完了!

句式:      ;表达效果:      

③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到了吗?

句式:      ;表达效果:      

④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句式:      ;表达效果:      

5、下面是朱自清悼念闻一多先生的一段话,阅读并回答问题。

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常跟我们说要活到八十岁,现在还不满四十八岁,竟惨死在那卑鄙恶毒的枪下!有个学生曾瞻仰他的遗体,见他“遍身血迹,双手抱头,全身痉挛”。唉!他是不甘心的!我们也是不甘心的!

(1)“他是不甘心的!”这句话从侧面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      精神。
(2)应该如何理解“我们也是不甘心的!”这句话?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B . 能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 C . “扶贫楷模”王新法同志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在全社会迅速引起了巨大反应。 D . 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南塔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二、课内品读练(共1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①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竞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鼓掌)这成什么话?(鼓掌)

    ②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的鼓掌)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

    ③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热烈的鼓掌)

    ④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⑤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

    ⑥李先生的血不会白流的!李先生赔上了这条性命,我们要换来一个代价。“一二,一”四烈士倒下了,年青的战士们的血换来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现在李先生倒下了,他的血要换取政协会议的重开!(热烈的鼓掌)我们有这个信心!(鼓掌)

    ⑦“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这不用说了,近的如“一二,一”都是属于云南人民的。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听众表示接受)

    ⑧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务们!你们错了!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⑨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

    ⑩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鼓掌)

    ⑪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⑫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长时间热烈的鼓掌)

(1)这篇讲演的①②两段,就暗杀李公朴先生事件,从哪几个方面痛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
(2)“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这几句话中的人称由“他们”变为“你们”,请说说变换人称的作用。
(3)这篇演讲验证了《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闻一多“      ”的方面,表现了闻一多先生      精神。
(4)文中的⑨—⑪段都是独句成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三、阅读拓展练(共2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死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注释】本诗写于l925年,当时作者回到魂牵梦萦的祖国,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政治腐败、军阀混战、生灵涂炭的中国,又偶见西单龙坑南端的--"b-臭水沟有感而作此诗。

(1)“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中“绝望”一词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2)如何理解“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3)结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说说“死水”的象征意义。
(4)诗的结尾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结合全诗理解这句诗的含义。
(5)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5)
A . 诗中的“破铜烂铁”变成了“翡翠”和“桃花”, “剩菜残羹”泛出了“罗绮”和“云霞”,“绝望的死水”成了“绿酒”。诗人善用美丽的比喻来反衬绝顶的肮脏,表达其尖锐的讽刺意味。 B . 诗中还表现了死水的声音——“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还有歌声——“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作者以动衬静,使人想象出这里可怕的死一般的沉寂。 C . 作者反复强调“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体现了作者的战斗精神。 D . 诗歌用语极为讲究,如,“绿成翡翠”…锈出几瓣桃花…“织一层罗绮”“蒸出些云霞”等,用词绝不重复,且突出了“鲜明”二字。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邵民瞻为东坡买一宅,为钱五百缗 , 东坡倾囊仅能偿之。卜吉日入新第 , 既得日矣。夜与邵步月,偶至一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东坡徒倚听之,曰:“异哉,何其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遂与邵推扉而入,则一老妪 , 见东坡,泣自若。东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 , 遂举以售诸人。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东坡亦为怆然。问其故居所在,则东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东坡因再三慰抚,徐谓之曰:“妪之旧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即命取屋券 , 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竞不索其直

【注释】①邵民瞻:人名。②东坡:苏轼的号。③五百缗:五百贯钱。④倾囊:尽出其所有。⑤偿:偿还。⑥卜:选择。⑦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⑧得日:过了几天。⑨徙倚:走过去斜靠着。⑩何其:多么。⑪老妪:老妇。⑫自若:依然如故。⑬不肖:不成材。⑭诸:相当于“之于”。⑮诀别:分别。⑯宁:难道。⑰徐:慢慢地。⑱售:这里是“买”的意思。⑲券:契据。⑳翌日:次日。㉑索:求取。㉒直:通“值”,价钱。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妇人哭声极哀    闻:      

②东坡亦为怆然      怆然:      

命取屋券,对妪焚之    即:      

不索其直      竞: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四处)

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东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

②则东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

(4)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所叙写的故事。
(5)从“夜与邵步月”这句话,你能联想到《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的哪个情境?

四、写作创新练(共1小题)

1、假设你刚来到新的班级,要向大家做一个个性化的自我介绍,你会怎么说?(400字左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