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第十八课 科学技术成就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该突破可能是( )
A .
B .
C .
D .




2、“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向一次成功的试验现场发的贺电,这次成功的试验是指( )
A . 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B . 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C . 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 . 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3、电影《横空出世》中有这样一个镜头:1964年10月,在我国西部地区,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该镜头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B .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 中近程导弹实验成功
D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4、“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法国文豪巴尔扎克的咖啡名言,让人感到文学家的浪漫。而“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则真实地再现了著名科学家______的科学品格。( )
A . 钱学森
B . 邓稼先
C . 焦裕禄
D . 袁隆平
5、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 . 天宫一号
B . 嫦娥一号
C . 东方红1号
D . 神舟一号
6、我国拥有核武器的意义在于( )
①加强了弱小国家的军事防御力量 ②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③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④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7、王老师给以下三个提示,要求同学们说出与之相关的人物。该人物是( )
提示一:2004年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一
提示二:2004年度世界粮食奖获得者
提示三: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A . 袁隆平
B . 陈芳允
C . 王淦昌
D . 钱学森
8、香港《文汇报》2013年12月16日社论指出,嫦娥三号探测器前晚在月球表面成功着陆,“玉兔”号月球车驶上月球,中国大陆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 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C . “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
D .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9、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制定的决策是( )
A . “科教兴国”
B . “两弹一星”
C . “星火计划”
D . “863计划”
10、2014年3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我国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事件是( )
A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 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C .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 .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1、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邓稼先从事一项严格保密的工作。当妻子问及工作性质时,他说:“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邓稼先风险了一生,实现了( )
A .
B .
C .
D .




12、2014年1月,挪威议员提名中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印度遗传学家和巴基斯坦人权活动家等为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这里获得提名的中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是( )
A . 袁隆平
B . 邓稼先
C . 钱学森
D . 侯德榜
二、材料分析题(共1小题)
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55年,我国为尽快增强国防实力,打破西方的核垄断,作出发展原子能,研制原子弹的决策。1961年,中共中央又决定以“两弹”即原子弹和导弹为中心,加速国防科研和国防工业的发展。
(1)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根据材料指出我国为什么也要研制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
(2)请列举两项我国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令人瞩目的成就。
(3)为什么每一个中国人都为我国的“两弹一星”事业的辉煌成就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