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28小题)

1、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剥除脊蛙右后肢脚趾皮肤,再将其浸入0.5%HCl中,结果无屈腿反射,原因是破坏了图中结构(  )

A . B . C . D .
2、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 D . ②④
3、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的亲水端朝向内侧,亲脂端则朝向外侧 B . 细胞膜中的磷脂和全部的蛋白质都具有流动性 C . 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D . 载体蛋白主要位于膜的外侧,糖蛋白主要位于膜的内侧
4、下列关于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只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B .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唯一能合成ATP的细胞器 C . 高尔基体分拣蛋白质分别送到细胞内或细胞外 D .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合成蔗糖等糖类的场所
5、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 . 艾滋病病毒 B . 肺炎双球菌 C . 水稻 D . 蜜蜂
6、将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光照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到气孔开放,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气孔关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清水中,保卫细胞发生渗透失水而导致气孔开放 B . 蔗糖分子扩散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渗透吸水导致气孔关闭 C . 只有将保卫细胞置于0.3 g/mL蔗糖溶液中时,才存在渗透作用 D . 当从清水转入0.3 g/mL蔗糖溶液中时,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将增加
7、下表某同学探究淀粉酶和和蔗糖酶对淀粉作用的实验设计及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试管编号

2 mL 3%淀粉溶液

+

+

+

+

+

+

1 mL 2%蔗糖酶溶液

-

-

-

+

+

+

1 mL 2%淀粉酶溶液

+

+

+

-

-

-

反应温度(℃)

40

60

80

40

60

80

2 mL本尼迪特试剂

+

+

+

+

+

+

红黄色深浅*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此行“+”的多少表示颜色的深浅)

A . 淀粉被蔗糖酶水解成非还原糖是④⑤⑥试管不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 B . 本尼迪特试剂使用需要加热,会影响实验的结果的准确性 C . 40 ℃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D . 该实验可说明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蔗糖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
8、下列关于发生在肝脏细胞中ATP—ADP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ATP的合成的能量来自于放能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B . ATP水解所产生的能量用于吸能反应,如乳酸转化为葡萄糖 C . ADP和磷酸脱水合成ATP,形成水的部位可以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D . 人体肝脏细胞溶胶中产生ATP的过程可能伴随着二氧化碳的产生
9、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G1期和G2期合成的蛋白质不同,这两个时期构成间隙期 B . 秋水仙素作用于S期,使细胞的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都加倍 C . 有丝分裂前期核膜解体,形成分散的小泡 D . 末期赤道面上许多囊泡聚集成了细胞板
10、下图左侧(甲)、右侧(乙)分别是植物根部通气组织形成前后对比图,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通气组织的形成有利于根部获得氧气,避免厌氧呼吸产生酒精毒害细胞 B . 通气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凋亡的结果 C . 通气组织的形成过程中可能伴随着细胞壁结构的破坏 D . 通气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11、下图是一段DNA分子平面结构的示意图,其中能表示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是

A . B . C . D .
12、下列物质不属于基因表达产物的是(  )
A . rRNA B . tRNA C . 核酶 D . DNA
13、用15N标记含有2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鸟嘌呤12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四次。其结果不可能是(  )
A . 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B . 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C . 需消耗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0个 D . 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
14、下图表示一个二倍体生物的细胞正常分裂时的某一时期。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该图可代表有丝分裂的某一时期 B . 该图可代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C . 如果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仍可到达该时期 D . 在此一时期,组蛋白基因的转录达到高峰
15、基因x 表达出的蛋白质X,是合成亮氨酸的必要蛋白质,利用单倍体酵母菌来研究基因x各种突变的效应,以下是基因x 编码链上开始和结束部分的序列。

说明:起始密码:AUG     终止密码:UAA、UAG、UGA

下列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

A . 基因x 在位置13的C → T突变,会转录出较短的mRNA B . 在位置16的A → T 突变,细胞在缺少亮氨酸的培养基无法生长 C . 在位置31的T → A突变,只会让细胞制造出1种不同的蛋白质X* , 缺少最前面的10个氨基酸 D . 在基因位置33和34之间插入额外的1个G//C碱基对,仍然能制造出有功能的蛋白X
16、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和染色体组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 根据大小和形态特征将人类的两个染色体组的23对染色体分为7组 B . 人类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因为形态差异分别属于C组和G组 C . 染色体组型具种的特异性,可用来判断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D . 二倍体生物的一个配子中含有的全部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型
17、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单倍体育种的最终目标是获得单倍体植株,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B . 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都是基因重组 C . 利用射线处理得到染色体易位的家蚕新品种,属于诱变育种 D . 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利用了染色体畸变的原理
18、研究显示,某保护区内地雀喙的形态与ALX1基因高度相关,下图显示ALX1基因型(BB,BP和PP)与FM地雀喙形态的关系。在该保护区内共发现具有钝喙、尖喙和中间型FM地雀的数量分别为260只、180只和360只,则P的基因频率是(  )

A . 55% B . 56.25% C . 45% D . 44.75%
19、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物界虽然在模式上有巨大的差异性,但在类型上有高度的统一性 B . 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是物种的存在单位和进化单位 C . 人工选择能使微小变异累积成显著变异,都可培育出新物种 D . 变异是进化的重要动力和机制
20、下图为人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关于人类遗传病和优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②③所指遗传病在青春期的患病率很低 B . 羊膜腔穿刺的检查结果可用于诊断①所指遗传病 C . ②所指遗传病受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影响 D . 新生婴儿和儿童容易表现②③两种遗传病
21、小明用燕麦幼苗重复向光性实验,他将幼苗尖端切下置于琼脂片上,经过一段时间后取下幼苗尖端,留下此处理过的琼脂片,并在黑暗中继续进行实验(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若将处理过的琼脂块置于切去尖端的燕麦芽幼苗正上方、完全盖住尖端切口,则此燕麦芽鞘不会生长 B . 增加琼脂块片上置放的尖端数,去顶的燕麦幼苗的弯曲程度可能会增加 C . 科学家实验也证实:幼苗尖端所合成的激素具有表现出顶端优势的功能 D . 利用人工合成药剂 NAA 或 2,4-D 取代尖端在上图的处理,燕麦幼苗会弯曲
22、如图表示人体发热到降温的体温变化曲线,关于ab段和cd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分别是(  )

A . 血管舒张和血管收缩 B . 减少穿着和添加衣服 C . 出汗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D .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和出汗
23、下图所示的免疫过程属于(   )

① 体液免疫       ②细胞免疫        ③特异性免疫     ④非特异性免疫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4、下列关于艾滋病及HIV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HIV不会通过一般的身体接触或空气途径传播 B . 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C . HIV病毒感染的细胞只有辅助性T淋巴细胞 D . 经过长时间的潜伏,辅助性T淋巴细胞被激活,前病毒复制出新的HIV
25、种群的很多特征是种群内个体特征的统计值,下列特征中哪项是种群所特有(  )
A . 出生率和死亡率 B . 年龄结构 C . 密度和分布型 D . 性比率
26、在某些原核生物中,细胞呼吸的电子传递链中最后接受氢和电子的受体不是O2而是SO42-。关于这些原核生物的细胞呼吸的描述,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
A . 根据是否需要氧来判断,它是厌氧呼吸 B . SO42-接受电子的过程伴随着水的产生 C . 这类原核生物电子传递链发生的部位在质膜上 D . 产生ATP
27、下图是一个有关遗传性疾病X(黑色)和遗传性疾病Y(灰色)的系谱图,其中3个男性 (A, B和C) 是遗传咨询的对象。在人群中遗传性疾病X非常稀少,而遗传性疾病Y的致病基因频率为6%。以最可能的遗传模式判定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个体B一定是疾病X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B . 个体C不可能是疾病Y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 . 如果个体A与一个无血缘关系的正常女性将有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得到疾病X的机率是50% D . 如果个体B与一个无血缘关系的正常女性将有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得到疾病Y的机率> 5.65%
28、下图为神经元A点接受刺激后,某一时刻神经纤维各点膜内外电位示意图。

如果将刺激点改在该神经纤维的中间B点箭头处并提供一个足够强的刺激,兴奋将进行双向传导,下列能表示该刺激发生后的某一时刻的神经纤维膜各点内外侧的电位的是(  )

A . B . C . D .

二、非选择题 (共5小题)

1、下图为卡尔文循环示意图,①②③表示相关物质,请回答问题:

(1)卡尔文循环中,3-磷酸甘油酸在①和ATP的作用下被还原为③      (填名称),其中的①为3-磷酸甘油酸的还原提供了      和能量,②在      (场所)重新形成①,所以在自然状态下,植物体内卡尔文循环只有在      条件下才能一轮一轮循环不已。
(2)对培养小球藻的试管,先进行一定强度的光照后,再黑暗处理,暗处理后短时间内3-磷酸甘油酸的含量会      。如果加入18O标记CO2 , 则会形成      ,进而产生18O2.
(3)提取并分离小球藻中的光合色素,滤纸条上从上至下第二个色素带的种类及颜色是      
2、烟草是雌雄同株植物,因其存在自交不亲和现象,无法通过自交产生后代。这是由其细胞核基因S控制的遗传机制所决定的,其规律如下图所示(注:花粉粒中的精子通过萌发形成花粉管输送到卵细胞所在地胚囊,完成受精,花粉管若无法伸长,则不能受精)。

(1)如上图所示,决定烟草自交不亲合的基因有4个复等位基因S1、S2、S3、S4 , 则其基因型有      种。
(2)基因型为S1S2(♀)和S2S3(♂)的烟草杂交,子一代中和母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      ,如果反交,子一代的基因型分别是      
(3)若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上,分别控制烟草的红花和黄花。为确定S基因是否也位于2号染色体上,现用两株基因型为AaS1S2(♀)、AaS2S3(♂)的红花烟草杂交,统计后代的花色及比例:若      ,则S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若      ,则S基因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
(4)接上题,如果确定两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将第(3)小题的两个亲本进行反交AaS1S2(♂)、AaS2S3(♀),试用棋盘法写出遗传图解      
3、下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甲。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该过程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提高      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分级的,其中由腺垂体分泌B      ,由下丘脑分泌A      
(2)除增加产热的作用外,甲状腺激素的作用还包括影响神经系统的      。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      
(3)怀孕母亲缺碘时,C分泌量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使A和B的分泌量      ,结果甲状腺增生,胎儿的发育会受到影响,尤其脑的发育受到的影响最大。
4、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

按表中所列条件进行了A、B、C、D共4组实验,用1 000 mL的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用棉塞封口,在25 ℃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每隔一定时间检测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密度。

组别

变量

A

B

C

D

培养液中葡萄糖质量分数/%

4.0

4.0

10.0

10.0

培养液体积/mL

200

800

200

800


(1)对瓶中的酵母菌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计数,计数前应将锥形瓶振荡,使酵母细胞      后取样进行计数。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方格内细胞计数的顺序是      。线上细胞只计      两边线上的细胞数,数清粘连细胞,芽体体积超过细胞体积的      算一个细胞,计数总数不少于      个细胞;当细胞数量远多于300个或数不过来时要      后计数。 
(2)计算方法:每毫升体积内的细胞数=每方格内的细胞数×      [每个方格的体积:2×2×0.1=0.4(mm3)] 
(3)为避免计数时将死的酵母菌计算在内,在酵菌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 活细胞不会被染成蓝色,而死细胞会被染成淡蓝色。观察计数时只记      (被、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经过测量和修正,得到上右图的结果。图中曲线②代表的是      组的结果,曲线③代表的是      组的结果。A组和B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B组培养液较多,与空气接触面较小,故      
5、研究表明经高浓度胰岛素处理肝细胞后,再次施加胰岛素对肝细胞的利用葡萄糖作用效果会下降。药物FGF-21(一种可影响糖代谢的细胞因子)能加强肝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为了研究胰岛素和药物FGF-21共同使用对肝细胞利用葡萄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的实验。

实验材料与仪器:含有1.0g/L葡萄糖的细胞培养液、肝脏细胞、不同浓度的胰岛素、不同浓度的药物FGF-21溶液、葡萄糖浓度分析仪等必要实验器材。

(如何培养细胞、测量溶液中葡萄糖的浓度不要求)

(1)实验思路:

①将肝脏细胞置于含有1.0g/L葡萄糖的细胞培养液中,并加入高浓度胰岛素,适宜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测定培养液中存留的葡萄糖浓度,用于计算各组细胞的葡萄糖消耗率。

      ;

      ;

      .

(2)实验结果:第①步测得经高浓度胰岛素处理后,其24小时葡萄糖消耗率为33%,48后测得葡萄糖消耗率如表1所示。

表1不同处理条件下细胞的葡萄糖消耗率


0nmol/L

0.1nmol/L

10nmol/L

100nmol/L

0nmol/L

1

1.1

13

30

0.1nmol/L

1.1

9

25

50

10nmol/L

4

24

33

60

100nmol/L

12

32

55

73

分析处理实验结果

①将表1的结果用坐标曲线的形式呈现出来。

      

②实验结果表明经高浓度胰岛素处理后,再次施加同一浓度胰岛素对细胞的作用效果      ,FGF-21与胰岛素均有      的作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