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必修2 第4章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2小题)
1、下列关于基因和性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基因相同的同种生物,性状一定相同
B . 基因与性状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C .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 . 线粒DNA不能控制生物性状,因而线粒DNA上也没有基因
2、人体内苯丙氨酸的部分代谢途径见下图,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
A . 酶1参与黑色素的合成
B . 缺少B基因的个体,不能合成黑色素
C . 上图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 .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用链霉素或新霉素,可使核糖体与单链DNA结合,这一单链DNA就可以代替mRNA翻译成多肽,这说明( )
A . 遗传信息可由RNA流向DNA
B . 遗传信息可由蛋白质流向DNA
C . 遗传信息可由DNA流向蛋白质
D . 遗传信息可由RNA流向蛋白质
4、下图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过程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B . ③过程的原料是氨基酸
C . ④过程需要逆转录酶
D . ①~⑤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如图所示,在酵母菌细胞中能进行的信息传递是( )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⑤
C . ①②③⑤
D . ②⑤
6、下图为遗传学中的中心法则图解,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的过程是( )
A . 复制、转录、翻译
B . 转录、复制、翻译
C . 转录、翻译、复制
D . 翻译、复制、转录
7、如图为中心法则图解。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过程③只发生在含有逆转录酶的病毒中
B . 转基因生物中能够体现①~⑤过程
C . ①~⑤的过程中,都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D . ③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时,遵循A-U,U-A,C-G,G-C的原则
8、中心法则及其发展描述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b、d所表示的两个过程分别是转录和逆转录
B . 需要m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c
C . e过程不能发生在病毒的体内
D . 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场所只有细胞核
9、下图为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途径,下表为几种微生物的作用原理,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环丙沙星能抑制①过程
B . 青霉素和利福平均能抑制细菌的①过程
C . 结核杆菌的④、⑤过程都发生在细胞质中
D . ①~⑤过程可发生在人体的健康细胞中
10、下列有关遗传信息及其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HIV是逆转录RNA病毒,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中存在有A—T的配对
B . 细菌不能独立完成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C . 人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在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后代的过程中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D . 基因和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11、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伤。深入研究发现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从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 )
A . 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 . 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C . 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D . 可以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发生突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
12、家兔皮下脂肪,白色对黄色为显性。将纯种白色脂肪家兔与黄色脂肪家兔杂交,仔兔喂以含叶绿素的饲料时,仔兔的皮下脂肪为黄色,否则仔兔的皮下脂肪为白色。这种现象说明( )
A .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B .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不相同
C .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D . 表现型受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
二、解答题 (共2小题)
1、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需要的原料是 ,②过程的模板是亲代DNA的 条链。
(2)②过程表示 ,主要是在 中进行的。
(3)逆转录酶催化 过程(填序号),能进行该过程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 。
(4)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的最后阶段为图中的 (填序号),场所是 。
2、藏报春花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生化机制如下图甲所示。为探究藏报春花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1)图甲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通过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亲本中开黄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根据F2中表现型及比例判断,藏报春花色遗传遵循 规律。
(3)图乙中F2白花藏报春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为白花,这样的个体在F2代白花藏报春中的比例为 ;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 。
(4)在上述不发生性状分离的白花植株子代中,偶然发现了一株黄花植株,欲知道此黄花植株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缺失所致,请设计一个最简单方案予以判断。 。
三、非选择题 (共1小题)
1、果蝇是遗传实验常用材料,下图表示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与部分基因的位置关系。请回答:
(1)研究发现,A基因的表达产物是果蝇眼色表现所需的一种酶,这说明基因可以通过 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果蝇的眼色受A、a和B、b两对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控制,调节机制如下图:
用纯合红眼雌蝇与纯合白眼雄蝇交配,F1中雌蝇眼色表现为紫眼、雄蝇眼色表现为红眼。若进行上述实验的反交实验,则亲本组合的基因型为 ,F2的表现型(需具体到性别)及比例 。
(3)果蝇III号常染色体上有裂翅基因。将某裂翅果蝇与非裂翅果蝇杂交,F1表现型比例为裂翅:非裂翅=1:1,F1中非裂翅果蝇相互交配,F2均为非裂翅,由此可推测出裂翅性状由 性基因控制(不考虑变异)。F1裂翅果蝇相互交配后代中,裂翅与非裂翅比例接近2:1,其原因最可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