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必修2 第5章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2小题)

1、央视一则报道称,孕妇防辐射服不仅不能防辐射,反而能够聚集辐射,辐射对人的危害很大,可能导致基因突变.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基因突变可能造成某个基因的缺失 B . 环境所引发的变异可能为可遗传变异 C . 辐射能导致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定向改变 D . 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都是辐射引起的
2、

如图中a、b、c、d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基因突变很少发生在(  )

A . a B . b C . c D . d
3、居里夫人对核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她在研究工作中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患上了白血病.最可能的病因是放射性物质使细胞发生了(  )

A . 基因重组 B . 基因复制 C . 基因分离 D . 基因突变
4、

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 人发生此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血红蛋白中的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 B . ②过程是α链作模板,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由ATP供能,在有关酶的催化下完成的 C . 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任意一个碱基发生替换都会引起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D . 转运缬氨酸的tRNA一端裸露三个碱基是CAU
5、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B .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C .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可能导致基因重组 D . 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6、用亚硝基化合物处理萌发的种子,发现某基因上一个腺嘌呤(A)经脱氨基变成了次黄嘌呤(I),I不能再与T配对,但能与C配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这种基因突变属于人工诱变,碱基对被替换 B . 连续复制两次后,含原基因的DNA分子占 C . 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与原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D . 突变性状对该生物的生存是否有害,取决于能否适应环境
7、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1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2 精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3 精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酪氨酸    丙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3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  )

A . 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B . 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C . 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D . 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8、除草剂敏感型的玉米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显性基因 B . 抗性基因与敏感基因的结构一定不同 C . 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一定不能恢复为敏感型 D . 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
9、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一个碱基对,不可能的后果是(  )
A . 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 B . 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 C . 没有蛋白质产物 D . 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10、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对某种生物而言,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②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③所有的基因突变对生物体都是有害的

④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⑤基因突变只发生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

A . ①②③ B . ③④⑤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⑤
11、理论上同卵双胞胎有完全相同的DNA,实际上他们的基因也不完全一样。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A . 父亲或母亲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了自由组合 B . 父亲或母亲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C . 个体发育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个别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D . 个体发育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个别细胞的染色体上某一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12、关于基因突变是否可以遗传,有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若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 B . 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定不能遗传 C . 若发生在人的体细胞中有可能发展为癌细胞 D . 人类Y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只能传给男性

二、解答题 (共2小题)

1、囊性纤维化发病主要原因是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下图表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

(1)图中所示为细胞膜的      模型,其中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      决定的。
(2)在正常细胞内,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通过      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      ,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3)正常的CFTR蛋白约由1500个氨基酸组成,直接指导该蛋白质合成的模板至少由      个核苷酸组成。有一种CFTR基因突变会导致肽链错误折叠,使蛋白质的      发生改变,从而影响CFTR蛋白的正常功能。目前已发现CFTR基因有1 600多种突变,都能导致严重的囊性纤维化,这一事实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等特点。
2、下面图1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图2是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h代表致病基因,H代表正常的等位基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      。H与h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基因中      不同。
(2)图中①过程发生的时间是      ,②过程表示      
(3)α链碱基组成为      ,β链碱基组成为      
(4)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于      性遗传病。

三、非选择题 (共1小题)

1、果蝇的甲性状(长翅与短翅)由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V和v控制,乙性状(野生型与突变型)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H、h控制。果蝇经过辐射处理后会导致基因突变,出现隐性纯合致死现象,致死情况如下表:

突变位点

基因型

致死情况

常染色体

vv

不死亡

X染色体

XhY,XhXh

死亡

现有一只纯合长翅野生型果蝇幼体(VVXHY)经辐射处理,为探究该果蝇上述两对等位基因的突变情况,设计如下实验(每对基因只有一个会发生突变)

(1)实验步骤:

步骤一:将该果蝇发育后的成体与纯合长翅野生型雌果蝇交配得F1

步骤二:将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F2

步骤三: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回答:

①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      性状,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是由许多      链接而成的。

②若突变位点仅在常染色体,则F2表现型及比例为:长翅野生型:残翅野生型=      

③若突变位点仅在X染色体,则F2表现型及比例为:长翅野生型雌蝇:长翅野生型雄蝇=      

(2)以上实验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的特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必修2 第5章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