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开学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24小题)

1、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 面粉和蔗糖(加水,振荡) B . 硬水与软水(加肥皂水,振荡) C . 蒸馏水与食盐水(过滤) D . 白酒和食醋(闻气味)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实际生活中下列过程中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 液氮作制冷剂 B . 乙炔与氧气形成高温氧炔焰 C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 石墨用于制铅笔
3、小明在厨房实验自制了一瓶“汽水”,所加入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蔗糖 B . 苏打 C . 柠檬酸 D . 果汁
4、下列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氧气验满 B . 检查气密性 C . 给液体加热 D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5、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 . 2O—两个氧元素 B . 2N2—两个氮气分子 C . Ca2+—钙元素显+2价 D . FeSO4硫酸铁
6、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木炭燃烧产生使石灰水变浑的气体 B . 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 C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7、科学家经过确认,存在一种化学式为N5的分子,这一发现可能开辟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可能成为我国未来发射火箭的一种新型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N5是一种化合物 B . N5分子是由氮元素组成的 C . N5具有可燃性 D . N5这种物质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
8、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 .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 . 原子都是由原子核、中子、电子构成的 D . 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
9、氯吡脲(化学式为C12H10ClN3O)是西瓜膨大剂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含有碳、氢、氧、氯、氮五个元素 B . 相对分子质量为247.5g C . 属于氧化物 D . 每个分子中含有27个原子
10、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 B . 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 C . 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D . 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
11、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色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B

湿衣服晾晒在太阳下更易晒干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

将墨汁滴入一杯清水中,清水很快变黑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25m3的氧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A . A    B . B    C . C    D . D
12、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Fe—Fe3O4 B . Fe2O3—Fe C . H2O2—H2 D . CO2—O2
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用托盘天平和药匙称取5.6 g食盐

②用表面皿、玻璃棒和酒精灯等仪器加热蒸发浓氯化钠溶液获取食盐晶体

③用温度计搅拌并测量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的温度变化

④用10mL量筒和滴管量取8.8mL水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14、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任何溶液都具有导电性 B .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C . 升高温度均能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 . 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15、在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 . 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 C . 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 . 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
16、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是两种单质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 B . 可表示氢气和氧气的反应 C .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 .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17、小明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人体健康

B.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①人体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症

②人体缺锌会导致甲状腺肿大

①保护空气要禁止开采燃烧石油

②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C.“低碳经济”的措施

D.日常生活经验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①可以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②硬水比软水更适合洗衣服

A . A    B . B    C . C    D . D
18、某同学根据铜绿的成分Cu2(OH)2CO3作出猜想:铜的锈蚀除氧气和水外,二氧化碳也参与了反应。为证明“铜的锈蚀反应有二氧化碳参加”,需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中的(   )

A . 甲和乙 B . 甲和丁 C . 乙和丁 D . 丙和丁
19、探究铁的冶炼原理实验装置和炼铁高炉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通一氧化碳再熄灭酒精喷灯 B . 乙图中高炉炼铁的原料中焦炭的作用只是利用其燃烧提供热量 C . 乙图中为了使焦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只需通入少量的热空气 D . 完全反应后,甲、乙图中得到产物的区别是甲图得到的是纯净物,乙图得到的是混合物
20、在一密闭容器中,有X, O2, CO2, H2O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种化学变化,一段 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的质量/g

19

34

6

2

反应后的质量/g

11

2

待测

20

A . X中只含有C, H元素 B . 表中的待测值为32 C .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 . 反应中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为22:9
21、将1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变为20%,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入氯化钠固体1 g B . 蒸发5 g水 C . 倒出一半溶液 D . 加入1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
22、下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下列做法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A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   ) 

A . 从N→M:先向N中加入适量固体A再降温 B . 从N→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 C . 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 D . 从M→N:先将M降温,过滤后再将其升温
23、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   )
A . 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 B . 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 . 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 D . 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
24、将水库的水净化为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描述缺乏科学性的是(   )
A . 加入明矾使悬浮小颗粒凝聚 B . 投药杀菌消毒 C . 通过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D . 通过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

二、填空题 (共2小题)

1、用化学符号填空
(1)构成氯化钠的阳离子      ;
(2)硫酸铁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4)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加热碳酸氢铵: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铁单质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4)铝具有自我保护的原理:      
(5)木炭的不完全燃烧      ,该反应属于      (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三、实验题 (共2小题)

1、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用A图所示装置净化黄泥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2)通过B图所示酸的性质实验,可认识到:虽然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由于不同的酸溶于水时电离出的      不同,其性质也存在差异。
(3)通过实验C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一个即可)。
(4)请你总结出铁制品发生锈蚀的主要条件:      
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下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用过氧化氢溶液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以用E装置收集氧气,      现象时,说明氧气已收满。
(2)制取并收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应选择装置是      ,欲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将气体通过盛有      ﹙填药品名称)的洗气瓶F。
(3)用收集到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完成如图G、H所示实验,G中集气瓶底部盛有少量水的原因是      , H中喷水的紫色纸花变      色。

四、简答题 (共1小题)

1、如下图为几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CuSO4的溶解度约为20g时,其对应的温度是      ℃;若想使该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用此方法后,溶液的质量分数      (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
(2)80℃时,140g NaNO3溶于100g水形成的溶液  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20℃时,NH4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为      (计算结果保留到0.1%)。
(4)若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Cl杂质,可以采 取      方法获得较纯净的KNO3固体。
(5)6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NO3、NaCl、CuSO4 的  饱和溶液各500g恒温蒸发掉100g水,析出晶体 最多的是      
(6)60℃时,10g NaCl和90g KNO3完全溶解于100g 蒸馏水中,冷却到30℃后,      (“有”或“没有”)NaCl析出,有      g KNO3结晶析出。

五、综合题 (共1小题)

1、天然水净化为自来水的主要流程如下: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1)
A . 过滤池可以除去难溶性杂质 B . 活性炭吸附池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臭味 C . 清水池中一定是软水
(2)明矾[KAl(SO4 )m·12H2O]能作絮凝剂,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后生成具有吸附作用的胶状物氢氧化铝。m=      ,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3)目前不少自来水用液氯(Cl2)作为消毒剂,液氯注入水后发生反应的示意图如下:

其中“ ”“ ”“●”代表不同原子,产物D为次氯酸(HClO),有杀菌作用。液氯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天然水中微生物使有机物(以C6H10O5表示)转化为CO2和H2O的过程中所需O2的量叫做生化需氧量(BOD,单位为mg ·L-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测得20℃时1L某天然水样中含有有机物(C6H10O5)的质量为10. 8mg,则该水样的BOD值是      

六、计算题 (共1小题)

1、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测定。

方案Ⅰ:取石灰石粉末5g于烧杯中,加入20g该盐酸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剩余固体3g。

方案Ⅱ:取石灰石粉末5g于锥形瓶中,再通过分液漏斗加入盐酸溶液,利用测定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200C、标准大气压)计算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装置示意图如下:

(1)请利用方案Ⅰ数据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①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②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 %)

(2)经过多次实验发现方案Ⅱ计算结果略大于方案Ⅰ,原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