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同步测试 :第七章 第三节 溶液的酸碱性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7小题)
1、有稀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降低毒性.如用碱性溶液浸泡蔬菜,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 )
A . 纯碱
B . 白酒
C . 白糖
D . 食醋
2、用pH试纸测定某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度,如果先将蒸馏水润湿,再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到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原氢氧化钠溶液实际的pH比较( )
A . 偏低
B . 偏高
C . 相等
D . 无法比较
3、下列溶液的酸性最强的是( )
A . pH=0的溶液
B . pH=1的溶液
C . pH=7的溶液
D . pH=14的溶液
4、苯甲酸可用作于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醋酸强.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 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 . 苯甲酸的pH大于7
C . 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 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5、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是因为酸溶液中含有( )
A . 氢离子
B . 氢分子
C . 酸根离子
D . 酸分子
6、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雪碧,下列有关雪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饮用雪碧后的一段时间内,人体内血液的pH将上升
B . 夏天饮用冰雪碧,喝后不久打嗝,主要是因为雪碧受热,溶于其中的CO2溶解度变小,放出大量CO2气体
C . 雪碧中滴入酚酞指示剂,雪碧变红色
D . 喝雪碧后打嗝是一种热辐射过程
7、如果人体中的CO2不能顺利的排出体外,人体的血液pH将会( )
A . 变大
B . 变小
C . 不变
D . 先变大后变小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某地农业科学工作者在进行“酸雨对农业生产影响及其对策的研究”中得出酸雨的pH大小与小麦减产幅度关系的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酸雨的pH | 3.58 | 4.59 | 4.86 |
小麦减产(g) | 10 | 5 | 3 |
根据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酸雨的pH越大,小麦减产幅度越大
B . 酸雨的pH越小,小麦减产幅度越大
C . 酸雨的酸性越弱,小麦减产幅度越小
D . 酸雨的酸性越强,小麦减产幅度越小
三、填空题(共4小题)
1、溶液的酸碱度用 表示,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常用 ,鉴别溶液的酸碱性常用 .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则此溶液的pH (填“大于”、“小于”、“等于”)7,该溶液是无色酚酞显 色,要使该溶液的pH值变大,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2、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正越来越受到科学界的重视.亚硝酸钠具有咸味,外观与食盐非常相似,但亚硝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食盐的水溶液呈中性.根据以上文字的叙述,鉴别亚硝酸钠溶液和食盐溶液选用的试剂为 .
3、现有白纸、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A)、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H2SO4溶液(B)和10%的紫色石蕊试液(C),设计“雨落叶出红花开”的趣味实验:先在白纸上用玻璃棒蘸取(填序号,下同) 画上花,在蘸取 画上叶.将白纸挂起来,用 向纸上喷洒即可.实验的原理是 .20%的NaOH溶液呈 性,因此 .10%的H2SO4呈 性,因此 .
4、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了乳酸(C3H6O3),使人感到肌肉酸胀,经过一段时间的放松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酸胀的感觉逐渐消失,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简答题(共3小题)
1、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①取3片维生素C压碎后溶于10mL水中过滤,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维生素C的水溶液是 性。
②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高温时易被破坏,请你想一想,如何食用黄瓜,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丰富的维生素C 。
2、焊白铁皮壶时,要用到盐酸,在实际操作中常用浓的NH4Cl溶液来代替盐酸,这个事实说明NH4Cl溶液呈酸性,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给予证明。
3、稀硫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我们已知道,在稀硫酸溶液中存在着水分子、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研究下面的问题:可能是由于哪一种粒子,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已经由此得到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