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年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6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诗歌鉴赏(共15小题)

1、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各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代)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 . 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23年来的人生经历。 C . 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若隔世的感慨。 D . 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2)这首诗尾联中的“长精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①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题目中的“劝”是勉励的意思,起统领全片的作用。 B . 首句写读书时间——从“三更”读到“五更”,极言读书之刻苦勤奋。 C . “黑发”、“白首”借指青年,老年,两相对照,突出年少勤学的可贵。 D . 诗的语言平实质朴、自然流畅、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
(2)补写下面的“劝学”诗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汉乐府•长歌行》)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蕴含什么哲理?

(2)有人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被贬的苦闷之情,你怎么认为?请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后面小题。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 .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 C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 .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2)“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6、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各题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2)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

(2)
A . “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 . “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 . “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 . 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7、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九日同姜如农王西樵程穆倩诸君登慧光阁

【清】宋琬

塞鸿犹未到芜城①,载酒登临雨乍晴。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上方钟磬疏林满,十里笙歌画舫明。

空负黄花羞短鬓,寒衣三浣客心惊。

【注】①芜城,扬州的别称。

A . 首联写塞外鸿雁尚未到扬州,天气乍雨初晴,作者与友人登高饮酒,共度重阳佳节。 B . “山色”一联对仗工整,既写出了山色的变化,又写出了时序的变迁。 C . 颈联虚实结合,作者听着悠扬的钟声,忆起昔日扬州的繁华,如今繁华不再,让人伤怀。 D . 这首诗笔力苍劲,意象沉郁,写出了作者年华已逝、窘迫潦倒的生活状况,表达了悲凉愁苦的感情。
8、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各题。

早发

【唐】韦庄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

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1)诗歌题为“早发”,请简要分析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

(2)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9、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A . 词的上片由景及事及情,先写晚春之景,而后写词人面对花尽春去之景,无心梳洗打扮的心绪,表现了词人真实的生活片段和内心的感伤。 B . 上片后两句,写出了哀伤的原因和程度,将词人的满腹辛酸表现得细腻深刻,这种深重的愁绪,不能触碰,还未诉说,词人便已泪水涌流。 C . 词作下片“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两句,用语新奇,说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练船都载不动,将抽象的感情表现得具体真切。 D . 下片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和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将词人刹那间的微妙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得委婉而含蓄,堪称描摹愁苦情思的典范。
1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盆池

杜牧

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

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

     【注】“盆池”,即挖地成盆或埋盆于地,引水灌注,种养鱼类与水生花草以供观赏。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思想?

(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1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不知从哪儿传来了悠扬的笛声,它随着春风传遍了洛阳城。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谁不会萌发思念故乡的深情呢?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诗,皆为人传诵。有《李太白集》。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客居洛阳城时夜间闻笛声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

(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A . 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继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B . 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 C . 此诗着重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D . 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思乡之切。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12、课外古诗词诵读。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花草树木像是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争芳斗艳。杨花榆荚不像别的花那样“百般红紫”,如同人之“无才思”,只知道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在天空中尽情飞舞。

【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主题思想】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了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1)诗人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晚春景色?
(2)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
(3)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

金城北楼①

高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②,体道③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④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注释】①此诗作于作者赴边途中经过金城时。金城,在现今的兰州。②磻(pán)溪老:指姜太公吕尚。③体道:是指体悟道理。④更:经历。

(1)“至今羌笛怨无穷”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2)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试作简要分析。
1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注】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注释】咫尺:距离很近,比喻春天的短暂。咫,古代称八寸为咫。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颈联的画面。
(2)颔联“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中的“旧帘”有何妙处?
1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对颈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直”与“圆”既在写景形态上形成了鲜明对照,又共同营造出一种荒寂、雄浑、寥廓的景象。 B . 诗人笔下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感而不伤的情感基调,是典型的一壮景写情的手法。 C . 该联景物既为下联景物的出场设定了特殊背景,又暗示了孤寂、感伤、前路茫然的悲观心态。 D . 诗人用白描手法,借助对四种景物的描写,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奇异的塞外风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2)
A . 首联交代了事情的缘起,点明了诗题。 B . 颔联运用了对偶手法,以实景写作者行踪。 C . 颈联写景很能代表盛唐边塞诗的特有气象。 D . 尾联揭示了诗人此行路途艰辛,言有尽而意无穷。
(3)下面诗句不属于边塞诗的一项是(    ) (3)
A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D .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8年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6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