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年之三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03:透镜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7小题)

1、

如图,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前,则该同学是(  )

A.


A . 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B . 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C . 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D . 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2、

如图为小李用照相机拍摄的石拱桥照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B . 桥的倒影看起来比桥暗,是由于一部分光折射到了水中 C . 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D . 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
3、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若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30厘米,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

A . 3厘米 B . 13厘米 C . 23厘米 D . 33厘米
4、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能看到(   )
A . 倒立、放大的像 B . 倒立、缩小的像 C . 正立、放大的像 D . 正立、缩小的像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放大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 . 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 C .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D . 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6、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 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 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 . 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B . 若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 C . 若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 D . 若蜡烛放置在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的实像
7、如图所示,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   )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的形成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成像规律时,用焦距分别为f1、f2的甲、乙两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先将点燃的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坐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标出):再用透镜乙替换透镜甲,且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左移动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图中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 B . 图中光屏上的像是缩小的 C . f1<f2 D . f1>f2
3、在探究凸透镜成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8cm B . 图中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用在了照相机上 C . 保持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同,移动蜡烛,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D . 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光屏上能成放大清晰的烛焰像

三、填空题(共13小题)

1、

如图所示,透过水瓶可以看到放大了的文字.这是因为装水的水瓶相当于       透镜,形成了文字正立、放大的       


2、

小明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       的清晰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       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清晰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他可将光屏      凸透镜.

3、

视力正常的小明把凸透镜贴近眼睛,观察远处的房屋,眼前“模糊”此时来自远方房屋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或“后”)方.如图所示,他又伸直手臂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房屋清晰的       (选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在凸透镜的       (选填“左”或“右”)侧.

4、在凸透镜前2倍焦距以外放一物体,则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如果把物体和像的位置对调,则成       、       的实像.

5、

如图,L表示凹透镜,MN为主光轴,O点为光心,F为焦点.图甲和图乙表示经过凹透镜的两条特殊光路.请运用凹透镜的特殊光路,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通过凹透镜所成虚像AB的光路图       .

6、如果长时间看手机、玩电子游戏,容易造成眼睛近视.矫正近视眼,应该佩戴镜片是       透镜的眼镜.

7、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其主题是“关爱心灵窗户”.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       透镜,有些同学由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近视,需配戴       透镜来矫正.

8、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手机进行“自拍”,“自拍”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该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来矫正      (选填“近视眼”、“远视眼”).​

9、

小薇同学用一块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她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1)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40cm刻度处,蜡烛与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了这个成像规律.

(3)当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时,它的像将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薇又把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她只适当地调整光屏使之远离凸透镜,光屏上又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小薇戴的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10、

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用该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位置如图乙时,移动光屏可成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


1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轨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蜡烛、透镜、光屏处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若移动蜡烛,使之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小于10cm,则人应在      (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成像.

                         

12、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古代就有许多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抵指南”是由于受到      的作用;“削冰令圆,举以向日,可生火”是由于凸透镜对光具有      作用.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当蜡烛距凸透镜30.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将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动到适当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就将光屏向      (远离/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四、作图题(共5小题)

1、

如图是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作出入射光线.

2、

完成下列作图:

(1)如图1所示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请画出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如图2所示的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3、

完成下列作图.

(1)如图1所示,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在通电螺线管的上方,请在图中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极或负极.

(2)图2是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光路,请在虚线框内画出一个合适的透镜.


4、如图所示,请画出由烛焰上S点发出的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画出发光点S的像点S′(F是凸透镜的焦点,O是凸透镜的光心,光线SP平行于主光轴).

5、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在图中画出这条过光心的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五、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为10.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需要将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在      ,使像呈在光屏中央.当蜡烛与凸透镜位置如图时,成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2、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凸透镜的光心、烛焰、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蜡烛、凸透镜位置如图所示,当光屏移至刻度尺80cm处时,在光屏上观测到等大倒立的实像.则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在题干中成像的情况下,把蜡烛向左移动5cm,光屏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可成清晰的像;
(3)在题干中成像的情况下,把蜡烛向右移动5cm,然后移动光屏可成清晰的像,这种成像特点与实际生活中      (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或“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

六、综合题(共2小题)

1、

小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刻度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_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1)
A . 照相机 B . 幻灯机  C . 放大镜
(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 .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2)
A . 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 . 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C . 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 . 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______的像.(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3)
A . 倒立放大 B . 倒立缩小  C . 正立放大
2、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焦距10厘米的凸透镜,高为3厘米的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进行实验,将测得的物距u、像距v以及所成像的高L分别记录在下表中,在验证得到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后,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进行适量的运算,将结果分别记录在下表的后两列中.

实验序号

物距u(厘米)

像距v(厘米)

像高L(厘米)

像距与物距之比(v/u)

物距与像距之和(u+v)(厘米)

1

60.0

12.0

0.60

0.20

72.0

2

50.0

12.5

0.75

0.25

62.5

3

30.0

15.0

1.50

0.50

45.0

4

18.0

22.5

3.75

1.25

40.5

5

16.0

26.7

5.00

1.67

42.7

6

14.0

35.0

7.50

2.50

49.0

(1)根据实验需要1﹣6的数据,分析比较像距v随物距u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       ;

(2)根据实验序号1﹣6的数据,分析比较像高L与v/u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       

(3)该小组同学继续利用表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a)根据实验序号1﹣3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变化量△u与像距变化量△v的大小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b)根据实验序号1﹣6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u变化时,L、u+v的变化情况,可得出得初步结论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8年之三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03:透镜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