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年之三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10:温度 物态变化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摄氏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

A . 0℃ B . 10℃ C . 40℃  D . 100℃
2、

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3、

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象描述的过程可能是(  )

A . 蜡的熔化 B . 海波的熔化 C . 水的凝固 D . 玻璃的凝固
4、

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

A . 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 . 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 . 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 . 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5、冬季,在家里洗澡时会发现浴室墙壁上的镜子很快模糊起来,洗澡结束一段时间后,镜子又变得清晰.这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液化,镜面上水滴的汽化 B . 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附近空气中的凝华,冰晶的熔化和水滴的汽化 C . 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凝华,镜面上冰晶的升华 D . 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凝华,镜面上冰晶的熔化和水滴的汽化
6、“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稀”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7、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盛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示,其主要成因是(   )

A . 水的比热容较大 B . 水的凝固 C . 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 . 水的汽化
8、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 . 给湿头发吹热风 B .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C . 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D . 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9、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正确的是(   )

A . 开始计时,晶体开始熔化 B . 第25min后,晶体开始熔化 C . 温度达到80℃时,晶体开始熔化 D . 温度达到50℃时,晶体开始熔化
10、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是非晶体 B . 该物质的熔点是62℃ C . 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 D . 该物质液态时比热容比固态时大
11、在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 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 B .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 C . 秋天的下半夜,草尖上、花瓣上出现露珠 D . 冬天,打开家里浴室的热水阀门,旁边的镜面很快“模糊不清”了

二、多选题(共2小题)

1、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琴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了认真规范的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A . 石蜡是非晶体 B . 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48℃ C .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热 D . 42℃时,海波的状态是固态
2、为了比较两种新型保温材料甲和乙的保温效果,将这两种保温材料分别做成形状、结 构、厚度完全相同的保温筒,两保温筒内同时分别放置完全相同、温度均为80℃的恒 温源,其截面图如图1所示.将两保温筒放在室温为20℃的房间内,每隔10min测 量一次两保温筒外表面A点和B点处的温度,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2所示,图中图象Ⅰ表示保温材料甲做成的保温筒外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象Ⅱ表示保温材料乙做成的保温筒外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实验过程及图象,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 . 可用单位时间内保温筒外表面的温度变化表示保温效果 B . 甲材料的保温效果比乙材料的保温效果好 C . 乙材料的保温效果比甲材料的保温效果好 D . 如果把两保温筒内80℃的恒温源换成﹣18℃的恒温源,其它条件不变,则无法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

有甲、乙两种不同品牌的保温杯,为了比较这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小明按照科学探究的程序,明确了具体的探究问题,选择了适当的器材,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在室内进行了实验,得到了一段时间内,甲、乙两种保温杯内水的温度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探究的问题的自变量是 _____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1)
A . 保温杯的品牌   B . 水冷却的时间     C . 水的温度
(2)请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 _____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2)
A . 甲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 B . 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 C . 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一样好
(3)请估计实验过程中第5小时的室温:        ℃.

2、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白炽灯泡

白炽灯泡的灯丝是由金属钨制作的,其灯丝发光时温度可达2000℃左右.为防止灯丝在高温下氧化,在制作灯泡时要抽真空,在制作大功率灯泡时,还要把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氦等,主要是为了防止灯丝在高温下升华.

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因此逐渐被节能灯和LED灯所替代.

(1)由于钨的      较高,所以用钨制作灯丝;
(2)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氦等,主要是为了      
(3)白炽灯泡逐渐退出市场,是由于      

四、填空题(共2小题)

1、

如图所示是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的现象,通过现象可以判定水       (选填“正在”或“没有”)沸腾;杯口冒出“白气”,这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当晶体被加热时,其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分子间的束缚随之减弱,以致有的分子能较自由地“游动”,呈流动性,其宏观表现就是晶体的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五、解答题(共3小题)

1、食品运输过程中,通常用干冰或冰块来保鲜.请分别说出这两种方法的物理依据

2、

小林做“碘的升华”实验时,用酒精灯直接对放有少量固态碘的碘升华管加热,如图所示.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小林认为碘从固态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小红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0℃,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根据这些资料,小红认为小林所做的试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林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针对小红的质疑,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可以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写出实验方案并简要说明.

3、

炎热的夏天,小明在家长的陪同下去游泳池游泳.他刚从水中出来时,恰好一阵风吹过,感觉特别冷(如图所示).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六、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
(2)冰在熔化过程中      (选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不变.
(3)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      ℃,第2分钟处于      态.
(4)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选填“A”或“B”) (4)
A . 寻找普遍规律 B . 减小实验误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8年之三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10:温度 物态变化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