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浙江高考地理(选考1)模拟考试5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3小题)

1、2017年4月1日我国在河北设立雄安新区,重点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下列做法与新区功能相符的是(  )

①打造优美生态环境 ②发展高端高新产业 ③承载全国政治中心 ④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读四大圈层联系示意图和我国某地景观图,完成下题。

(1)与右图所示地貌的形成相对应的外力作用是(  ) (1)
A . B . C . D .
(2)下列关于四大圈层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②岩石圈厚度分布不均,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

③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上部

④大气圈密度随高度增加迅速减小

(2)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3、图为某一公益广告用图,图中数字代表该生物灭绝时间,该图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 矿产资源枯竭 B . 大气污染加剧 C . 厄尔尼诺影响强 D . 生物多样性减少
4、冰岛被称为“冰火之国”,这一特征深刻地影响了该国能源利用方式。读图,完成下题。

(1)在冰岛各种可再生能源中,开发利用最多的是(  ) (1)
A . 水能 B . 潮汐能 C . 风能 D . 地热能
(2)冰岛位于(  )

①消亡边界 ②生长边界 ③海岭附近 ④海沟附近

(2)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5、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图1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图2为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下题。
(1)图1中(  ) (1)
A . ①气流强弱决定降水量多少 B . ②强弱由水平气压差决定 C . ③产生过程的原理类似暖锋 D . ④为高空冷气流受热后抬升
(2)此次暴风雪(  ) (2)
A . 能加剧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 B . 直接减少全球干湿、冷热差异 C . 与旱灾属于同一种灾害类型 D . 对海陆交通运输造成严重破坏
(3)图2中出现降雪量最大的月份和地点可能是(  ) (3)
A . 1月,甲地 B . 4月,乙地 C . 9月,丙地 D . 11月,丁地
6、读世界著名山脉、高原的雪线平均海拔示意图,完成下题。

(1)有关图中山脉、高原雪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海拔越高,雪线越高 B . 纬度越高,雪线越高 C . 海拔是横断山与帕米尔高原雪线差异的主因 D . 降水是帕米尔高原与内华达山雪线差异的主因
(2)帕米尔高原上的布伦库勒湖冰山环绕,水草丰美,该湖泊湿地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2)
A . 发展航运 B . 旅游观光 C . 调蓄洪水 D . 维持生物多样性
7、读中高纬度某河流近30年来径流量季节增减(每10年增加量)趋势图。近30年来流域内(  )

①降水量增加 ②降水量减少 ③气温升高 ④气温降低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8、读某发达国家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下题。
(1)按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 (1)
A . ②③④① B . ①③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④①②③
(2)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B . ②阶段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 C . 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大于第一、二产业的人口 D . 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
9、用手机大数据看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者对工作日10时与23时的手机多日平均密度比值进行空间聚类分析(低值聚类为居住功能区,高值聚类为就业功能区)。读某城工作日10时与23时的手机多日平均密度比值空间聚类图,完成下题。

(1)该城规模不断向外扩展,主要原因是(  ) (1)
A . 平原地形 B . 文化传承 C . 城市职能 D . 经济发展
(2)关于该城功能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居住区面积比就业功能区小 ②就业功能区主要分布在城西

③中心的高值区最可能为商业区 ④河东居住区主要分布在内环以外

(2)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②③
(3)“用手机大数据看城市空间结构”,需要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3)
A . GPS、RS B . RS、GIS C . GPS、GIS D . GPS、RS、GIS
10、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该区域影响城镇分布最主要区位条件是(  ) (1)
A . 地形 B . 交通 C . 水源 D . 气候
(2)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①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②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③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④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推广耐旱品种的种植

⑤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

(2)
A . ②③④ B . ③⑤⑥ C . ①④⑤ D . ①②③
11、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与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的比值。下图为我国S省区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及其2009年三大产业产值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题。

S省区2009年产业产值结构图

(1)下列四幅图中,最有可能表示S省区2009年人口就业结构的是(  )

(1)
A . B . C . D .
(2)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对劳动力的转移影响较大。如果仅考虑比较劳动生产率,则劳动力转移规模最大的方向可能是(  ) (2)
A .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B . 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C .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D .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12、图为美国农业带分布图,Ⅰ~Ⅸ表示不同的农业带。读图,完成下题。

(1)该图所体现的美国农业生产特点是(  ) (1)
A . 专门化 B . 机械化 C . 集约化 D . 现代化
(2)经过多年试验,原产中国的亚热带水果——柑橘在美国西部亚热带地区大规模移植成功,该地区气候成因与下图中的气压带、风带相关的是(  )

(2)
A . B . C . D .
13、气温距平是指某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图为欧洲部分地区山脉分布和某季节气温等距平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1)山脉P的形成原因是(  ) (1)
A . 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B . 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 . 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分离 D . 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
(2)关于图中气温等距平线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是(  )

①图示季节为夏季

②图示季节为冬季

③图中数值由大到小的变化体现了气候的海洋性由强变弱

④图中数值由大到小的变化体现了气候的大陆性由强变弱

(2)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二、非选择题 (共4小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洞里萨河连接洞里萨湖与湄公河,不同季节其流向相反。

(1)古代海上航行,主要靠风作为动力,从乙航行到丙,最适宜时间是      (冬半年/夏半年)。甲所在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2)图中丙城市夏季的气候特征是      ,形成原因是      
(3)湄公河流向总体是      ,其入海口形成的地貌是      ,河流上游主要以      (外力作用)为主。
(4)说明洞里萨河不同季节流向相反的原因。
2、读中国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右图为中国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等3个小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

(1)白洋淀是当地著名的湿地,其对气候的影响是            
(2)图示箭头是      工程(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修建该工程有利的条件是可利用原有的      (河流)。对于调入区,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3)图中河流甲是      ,该河流以南区域自然带名称是      
(4)简述设立雄安新区给当地社会经济带来哪些有利影响。
3、(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库斯科城是历史时期印加帝国的首都,沿河谷西北方向130千米处的马丘比丘遗址中有一个能指示太阳运动的巨石——“栓日石”,图中突起的石块约0.5米高,为南北走向。

材料二:2015年3月23日首都利马以东山区,受到突发暴雨影响,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造成较为严重的灾情。

材料三:下图为秘鲁示意图及马丘比丘遗址中的“栓日石”景观图。下表为秘鲁不同区域气候资料。

图1 图2
(1)利马和库斯科两城都沿      布局,比较分析形成利马和库斯科两城的自然条件:      
(2)结合材料二所示时间段,分析利马以东地区滑坡和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
(3)古代印加人崇拜太阳神,希望“栓日石”能拴住太阳并利用“栓日石”上影子的变化来指导生产生活。用地理原理说明当地两种说法是否正确。

说法一:春秋分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内最大,“栓日石”上没有影子出现,可以开始春耕秋收等。

说法二:冬至日,“栓日石”投射下的影子方向从朝西北—朝北—朝东北。

4、(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四川盆地中有丘陵分布,其中有多数丘陵顶部存在砾石层,分布高度大致相等,砾石的磨圆度很高。

材料二:下图为四川盆地及成渝城市群周边地区示意图,下表为四川省、浙江省两次人口普查统计部分数据。

材料三:成渝城市群建设获中央批准,两地不再只考虑单边利益。

(1)简析丘陵顶部存在砾石层的原因。
(2)说明图中西部地区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原因。
(3)比较分析四川省与浙江省人口老龄化特点。
(4)分析成(成都)渝(重庆)城市群建设的社会经济条件。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8届浙江高考地理(选考1)模拟考试5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