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年高考生物——实验探究专题:专题18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试管号 | Ⅰ | Ⅱ | Ⅲ | Ⅳ |
培养液体积(mL) | 10 | 5 | 10 | 5 |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 10 | 5 | 5 | 10 |
某学生进行探究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甲图是某天显微镜镜检结果,乙图是7天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某同学重复“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了解在封闭环境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对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溶液中葡萄浓度和乙醇浓度的测定,绘制成如图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温度 (℃)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第6次 | 第7次 | 第8次 |
0h | 24h | 48h | 72h | 96h | 120h | 144h | 168h | |
15 | 1.2 | 3.0 | 3.8 | 4.6 | 4.0 | 3.2 | 2.8 | 2.5 |
20 | 1.2 | 5.0 | 5.3 | 4.2 | 2.1 | 1.2 | 0.8 | 0.6 |
25 | 1.2 | 5.2 | 5.6 | 4.6 | 2.9 | 1.0 | 0.6 | 0.2 |
30 | 1.2 | 4.9 | 5.5 | 4.8 | 2.2 | 1.3 | 0.7 | 0.5 |
35 | 1.2 | 1.5 | 1.8 | 2.0 | 2.2 | 1.3 | 0.8 | 0.6 |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①取样前需要静置一段时间,使得计数更准确;
②甲、乙、丙三组遵循单因子变量,形成相互对照;
③预期一段时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④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先将两滴培养液滴于计数室上,再盖上盖玻片.
试管编号 | 培养液/m1 | 无菌水m/1 | 酵母菌母液/mL | 温度/℃ |
1 | 10 | — | 0.1 | 28 |
2 | 10 | — | 0.1 | 5 |
3 | — | 10 | 0.1 | 28 |
二、综合题(共3小题)
按表中所列条件进行了A、B、C、D共4组实验,用1 000 mL的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用棉塞封口,在25 ℃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每隔一定时间检测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密度。
组别 变量 | A | B | C | D |
培养液中葡萄糖质量分数/% | 4.0 | 4.0 | 10.0 | 10.0 |
培养液体积/mL | 200 | 800 | 200 | 800 |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甲同学直接取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观察到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已知计数板方格总边长为1mm,涂抹厚度为0.1mm.
①在从试管中吸出酵母菌培养液时,为了确保随机取样,必须 .
②若计得每一小格中酵母菌平均为10个,则该1mL培养液中共含有酵母菌约 个.
视野1 | 视野2 | 视野3 | 视野4 | |
红细胞数(个) | 21 | 17 | 22 | 20 |
酵母菌数(个) | 102 | 98 | 106 | 94 |
则:①该同学调查模拟了种群密度调查中的 (方法)原理.
②该1mL培养液中共含有酵母菌大约 个.
①配制含酵母菌生长所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的培养液,各取2mL加入数支试管中;
② ;
③ ;
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