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年高考生物——实验探究专题:专题19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B . 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C . 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时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D . 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2、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土壤小动物收集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该收集器设计的原理之一是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的习性
B . 利用该装置可以收集到全部土壤小动物,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
C . 在放置土样时最好让土样充满漏斗
D . 利用该收集器进行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调查的方法属于样方法
3、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釆样器(50cm×50cm×30cm)釆得各动物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表.下列有关本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招潮蟹类 | 厚蟹类 | 沙蝉类 | 泥螺类 | 哈类 | ||||||
物种数 | 个体 总数 | 物种数 | 个体 总数 | 物种数 | 个体 总数 | 物种数 | 个体 总数 | 物种数 | 个体 总数 | |
裸露 泥滩 | 5 | 18 | 1 | 14 | 2 | 12 | 1 | 10 | 2 | 14 |
米草 群落 | 3 | 12 | 2 | 9 | 0 | 0 | 1 | 10 | 0 | 0 |
A . 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低于米草群落
B . 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大于裸露泥滩
C . 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釆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
D . 改变采样的时间不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4、关于“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研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不同季节,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
B . 不同地点,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
C . 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D . 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动物种类
5、采集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方法( )
A . 样方法
B . 标志重捕法
C . 取样器取样法
D . 目测估计法
6、在进行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时,如果动物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一般用的方法是( )
A . 目测估计法
B . 样方法
C . 记名计算法
D . 标志重捕法
7、下列关于土壤动物丰富度统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同一区域内不同种类的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可能不同
B . 不同地域内的同一神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可能不同
C . 同一区域内不同时间段的同一种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是相同的
D . 一般在林下或落叶及腐殖质较为丰富的地方土壤小动物较多
8、鼠妇、跳虫、甲螨和线虫等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的遗体、排泄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图示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装置①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B . 装置②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如蝗虫、蚯蚓、线虫等的采集
C .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之一是目测估计法,该方法一般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D . 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将其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9、下表是一个生物学习小组“探究某草地土壤不同面积的样地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探究结果:
样地边长(m) | 0.2 | 0.4 | 0.6 | 0.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物种数目(个) | 2 | 5 | 8 | 11 | 12 | 11 | 12 | 12 | 11 | 11 |
如果我们要“探究该草地土壤中不同时间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取样和采集小动物所选择的样地面积最好是( )
A . 0.2×0.2m2
B . 0.8×0.8 m2
C . 1.0×1.0 m2
D . 2.0×2.0 m2
10、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说法错误的( )
A .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可以用目测估计法
B . 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因此适用标志重铺法
C . 诱虫器是利用土壤小动物趋暗、趋湿等特性
D . 采集时土壤与花盆之间要留一定的空隙
11、如果进行菜园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土壤小动物的采集与调查
B . 可能用到解剖针、放大镜或实体显微镜等实验用具
C . 可依据土壤小动物趋光、趋热等特性来设计诱虫器
D . 可用记名计算法来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12、在统计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
B . 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
C . 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
D . 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
二、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请回答:
(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 ,身体 ,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
(2)先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 ,理由是 .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 ,理由是 .
(3)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他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 ,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 .
2、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对所处地区的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假定你是其中的一员.
(1)提出你们小组要探究的问题: ;
(2)进行这类调查常采用 法,而不使用 法,原因是 ;
(3)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 ,前者一般适用于 的群落;
(4)对土样中的小动物进行采集时,在诱虫器上方通常要放置并打开40~60W的电灯,这样做的目的是 ,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入 溶液中保存,也可以放入 中.
(5)在观察和分类的基础上,若要用记名计算法对两类土壤中的动物进行统计和分析,请你设计一个数据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