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单元综合练习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1小题)




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今年5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了113 号、115号、117 号、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下表是这四种元素的部分信息,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5月9日,相关机构发布 等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8,相对原子质量为294,则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而原子 是电中性的,由此推测,原子内还有带正电的物质。在此基础上,经过卢瑟福、玻尔等科学家的不断完善和修正,建立了现代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是小柯整理的物质微观构成网络图,则汤姆生当年推测的“带正电的物质”相当于图中的( )
2017年5月,中科院、国家语委和全国科技名词委正式定名118号元素为 ,其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
的说法正确的是(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 (其中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二、解答题(共6小题)
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症状。如图为某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发现,古代低等生物遗骸大量沉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石油及天然气,海底的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固体物质即“可燃冰”。“可燃冰”为甲烷的水合物,遇火即可燃烧且热值高,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新能源。
(4)
材料一: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4•8H2O,它是天然气的固体状态(因海底高压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2~5℃)与压力下结晶,形成“可燃冰”。
材料二:“蓝鲸一号”钻探平台设计和建造过程刷新了多项世界记录。它长117米,宽92.7米,高118米,质量为42000吨。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①海底地层深处,这些分解有机质的细菌能很好的生存,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 。这些细菌分解有机质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氧气。这些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②在开采过程中,极少量的垃圾废弃物没有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这主要是因为海洋生态系统有 的能力。
①可燃冰(CH4•8H2O)中C:H:O的元素质量比是 。甲烷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②与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相比较,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写一条) 。(可燃冰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8H2O+2O2 CO2+10H2O)
三、综合题(共1小题)
四、填空题(共12小题)
小明利用12种元素制作了一张如图所示的“元素钟面”。
我省开展“全面剿灭劣V类水”行动。为了治理某河道的水污染,相关部门放置一批太阳能仿生水草,几个月后效果明显。太阳能仿生水草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小型送风电动机以及若干人造水草等构成(如图)。太阳能电池板为电动机供电,电动机工作,给河水持续提供空气,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

(3)


常见的几种离子 | H+ Na+ Mg2+ OH- Cl- SO42- | ||
对应元素及原子团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 ![]() |
||
所能形成化合 | 第一类 | 第二类 | 第三类 |
物的化学式 | HCl、H2SO4 | NaOH、Mg(OH)2 | MgCl2、Na2SO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