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10.1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5小题)
1、
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A点上的力分别为F1、F2、F3 , 其中最小的力是 ( )
A . 沿竖直方向的力F1最小
B . 沿垂直杠杆方向的力F2最小
C . 沿水平方向的力F3 , 最小
D . 无论什么方向,用力一样大
2、一杠杆正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这个杠杆上再施加一个作用力那么该杠杆( )
A . 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阻力这一边
B . 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该力加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之间
C . 仍有可能平行,只要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
D . 杠杆不可能平衡,因为多了一个力
3、如图,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在杠杆两端各取掉相同质量的物体,则:( )
A . 杠杆左端下降;把支点向左移动,可使杠杆平衡
B . 杠杆左端下降;把支点向右移动,可使杠杆平衡
C . 杠杆右端下降;把支点向左移动,可使杠杆平衡
D . 杠杆右端下降;把支点向右移动,可使杠杆平衡
4、如图所示,一直杆可绕O点转动,杆下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直杆垂直且作用于OB中点的力F,使直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这个直杆( )
A . 始终是省力杠杆
B . 始终是费力杠杆
C . 先是省力杠杆,后是费力杠杆
D . 先是费力杠杆,后是省力杠杆
5、如图,把一根均匀的米尺,在中点O支起,两端各挂四个钩码和两个钩码,恰好使米尺平衡,按下列方式增减钩码或移动钩码,下列几种方式仍能保持米尺平衡的是( )
A . 两边各加一个钩码
B . 两边钩码各向外移动一格
C . 左边增加一个钩码,右边向外移动一格
D . 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减少一个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已知作用在某杠杆上的动力是4N,阻力是10N,阻力臂长是8cm,为使杠杆平衡,则动力臂长为 cm;若将阻力增大5N,不改变力臂的长短,动力应增大 N.
2、小明到农村爷爷家帮爷爷挑水,已知A端的桶连同水的总重为200N,B端的桶连同水的总重为300N,扁担(重力忽略不计)的长为1.5m,如图所示,为了使扁担保持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小明的肩膀O应放在高A端 m的地方.
3、阻力臂为动力臂4倍的杠杆是 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若该杠杆受到的阻力为20N,则当动力为 N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4、一根硬棒,在 下能绕着 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支点是 ;动力是 ;阻力是 ;阻力臂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工具属于杠杆的有 、 、 等.
5、①天平、②道钉撬、③羊角锤、④缝纫机踏板、⑤铡刀、⑥瓶盖起子、⑦手推车和⑧钓鱼杆等都是简单机械,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 ,费力杠杆的有 。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某人在动物园内,用弹簧测力计称出了一头大象的重量,在称象过程中,他用到吊车、铁笼和一根很长的槽钢等辅助工具,操作步骤如下:
A.如图甲所示,将铁笼系于槽钢上的B点,当吊车吊钩在槽钢上的悬吊点移至0点时,槽钢在水平位置平衡.
b.将大象引入铁笼,保持吊钩悬吊点O点和铁笼悬挂点B点的位置不变.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住槽钢的另一端,使之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测得OB=6cm,OA=900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0N.根据上述数据测出了大象的重量.
(1)大象的重量为N.
(2)设计步骤a的目的是.
四、作图题(共1小题)
1、画出图1和图2中各力的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