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之生命活动的调节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下列生命现象与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生命现象

原因分析

A

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过多

B

人的体温恒定

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

C

向光性

生长素在向光一侧分布多

D

植物萎蔫

细胞吸水过多


A . A B . B C . C D . D
2、繁殖季节.雄棘鱼腹部颜色由银白色变成红色,并会对侵入其领地的其他雄棘鱼发动攻击性行为。某人为研究引发雄棘鱼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做了如下实验:在雄棘鱼活动的水域中放置了多种颜色的鱼形蜡制模型,并观察和记录雄棘鱼在单位时间内对这些模型进行攻击的次数,实验结果如下表。根据实验结果所作的推论正确的是(       )

    模型特征

    攻击频率

腹部银色

       低

    腹部红色

       高

  腹部有红色条纹

       高

A . 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条件反射 B . 有条纹的模型更容易引发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 C . 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是先天性的,由基因决定 D . 腹部有红色的模型更容易诱发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
3、对图中各曲线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种子萌发后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情况 B . 树林里一天后CO2浓度变化的情况 C . 人体温度随环境温度变化情况 D . 正常人饭后胰岛素分泌情况
4、“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畈稻谷香…”一曲优美的《洪湖水浪打浪》描述出江汉平原鱼米之乡的富庶和美丽.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野鸭的形态结构既适于游泳,也适于飞行 B . 野鸭一年一度的迁徙行为受遗传物质控制 C . 莲藕和水稻都不分昼夜地进行着呼吸作用 D . 菱和莲藕与水稻一样,都只能进行有性生殖
5、

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是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的神经组织 B . 乙图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②]胃 C . 丙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D . 丁图中胎儿发育的场所是[②]输卵管
6、

甲、乙、丙、丁四幅图分别表示有关的生物学过程,下列相应曲线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曲线表示人体中所有的酶作用时的催化特征 B . 图乙中,害虫种群中抗药性害虫所占的百分比B点比A点大 C . 图丙中,若B点为茎向光侧浓度,则A点为茎背光侧浓度 D . 图丁中,香蕉储藏室的氧气浓度调整到A点时的效果要比B点好
7、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几幅流程图中,正确的是( )

A . 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 .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胚、受精卵→种子 C . 反射弧:外界刺激→效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感受器 D . 尿液形成: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
8、生物体的许多生命活动过程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下列归纳错误的是(    )

A . 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根→茎→叶 B .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C . 冲动在神经元中传导:树突→细胞体→轴突 D . 胚胎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母体→胎盘和脐带→胚胎
9、对下列人体异常生理状态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醉酒时,人走路东倒西歪,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脑干,影响了人的平衡功能 B . 发高热的病人出现消化不良现象,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影响了各种消化酶的活性 C . 煤气中毒时,人体会出现严重缺氧症状,原因是CO与血红蛋白牢固结合,影响了血红蛋白的运氧功能 D . 低血糖症,有一种原因是进食过少而导致消化系统吸收的葡萄糖过少
10、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相适应,关于下图,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细胞上有丰富的血红蛋白,有利于运输氧。 B . 乙图中细胞上有突起,有利于连接。 C . 丙图中细胞中有叶绿体,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D . 丁图中细胞上有纤毛,便于运动。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

人体内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紧密联系的,如图为人体中部分系统之间的模式图.

(1)进食后,食物中的淀粉在      中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

(2)葡萄糖被吸收后,血糖含量暂时上升.这时,内分泌系统分泌的      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至正常水平.

(3)血液流经x系统后,代谢废物含量明显下降,x系统是      系统.

2、皮肤是人体重要的防卫屏障,也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1)

如图为皮肤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皮属于      组织。


(2)生活中,如因意外烫伤会引起强烈的疼痛,随后就会出现“炎症反应”,白细胞聚集在伤口吞噬入侵的细菌,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属于人体的      免疫。(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3)当烫伤深度达到医学Ⅲ度时,病人的痛感反而不明显,这是因为      

3、呼吸道感染、皮肤烧伤等都容易发热,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反应。发热时,体内白细胞数量增多,代谢速度加快,有利于身体战胜疾病。但持续高烧是有危险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1)正常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时,体温一般维持在      ℃左右。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的      控制。

(2)皮肤烧伤易感染主要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中的      功能大幅度降低,病原体大量入侵体内。(选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或“人工免疫”)

(3)根据有关酶的知识,简述持续高烧带来的危害。      

4、皮肤是人体重要的防卫屏障,也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1)生活中,如因意外烫伤会引起强烈的疼痛,随后就会出现“炎症反应”,白细胞聚集在伤口吞噬入侵的细菌,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属于人体的      免疫。
(2)当烫伤深度达到医学Ⅲ度时,病人反而感觉不到伤处的疼痛,这是因为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科学兴趣小组了解到植物的茎具有背离地面向上生长的特性.查阅资料发现,玉米幼苗能在黑暗中生长较长时间,是一种比较好的实验材料.于是他们利用玉米幼苗、大纸板箱等器材进行实验,以验证玉米的茎具有背地生长的特性.请你按照下表中的实验方案设计要求,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方案设计要求

步骤一

选择10盆长势良好且大小相近的玉米幼苗,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步骤二

(1)       .

设置对照实验

步骤三

(2)        .

排除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的干扰

步骤四

(3)几天后,观察        ,并做好记录.

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步骤五

比较A,B两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获取事实和证据并得出结论

2、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生长激素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①选取若干只同品种、同性别和同日龄的健康未成年小鼠实施垂体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    ▲       .

③实验开始时和实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体重,并记录.

④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请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2)对垂体进行切除手术是为了      

(3)在“实验思路”②中,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的是      

(4)

预测实验结果(在如图坐标中用示意曲线表示注射后的体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在曲线旁注明所注射物质的名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中考科学之生命活动的调节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