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之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据图所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据图所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木耳近来被各家媒体推荐为抵抗PM2.5对人体危害的优良食用菌,虽然医学专家对此不认同,但木耳中的胶质可把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灰尘、杂质吸附、集中起来排出体外,从而起到清胃涤肠的作用。同时它含有抗肿瘤活性物质,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经常食用可防癌抗癌。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如图为某些科学概念间的关系,表中符合该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
Ⅰ | 有性生殖 | 脊椎动物 | DNA | 银河系 |
Ⅱ | 无性生殖 | 无脊椎动物 | 染色体 | 太阳系 |
Ⅲ | 嫁接 | 鲸 | 基因 | 地球 |
图1为某微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图2为该微生物的一种生殖方式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拇指西瓜”是源自南美洲的一种水果,每个质量约6克,在瓜瓤内有许多种子,如图,它富含维生素C,口感类似黄瓜.下列关于“拇指西瓜”的说法正确的是( )
香港首次在汀角红树林发现栖蟹,取名“汀角攀树蟹”(如图),为全球新品种。对于汀角攀树蟹的认识错误的是( )
培养皿 | 培养基成分 | 培养皿中的菌落数 |
Ⅰ | 琼脂、糖类 | 35 |
Ⅱ | 琼脂、糖类和维生素 | 250 |
Ⅲ | 琼脂、维生素 | 0 |
二、填空题(共6小题)
滥用抗生素易导致某些细菌抗药性增强,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某同学利用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对细菌抗药性增强的原因的解释如下:
(1)抗药性是细菌的一种性状,这种性状由细菌体内的 决定;
(2)根据如图解释可知,细菌抗药性增强是 的结果。
科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请你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我市的茶山杨梅个大核小,味道可口,深受大家喜爱.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青蒿素的含量(mg/g) |
|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
根 | 1.02 | 1.05 | 1.14 | |
茎 | 0.09 | 0.11 | 0.10 | |
叶(叶龄7天) | 4.57 | 4.65 | 4.58 |
请补充完整表格内最后一列栏目的信息,此实验的研究目的是 。
材料用具:小麦种子若干、研钵、石英砂、漏斗、纱布、试管若干、清水、蒸馏水、1%淀粉液、碘液;
①种子萌发培养方法:从所有小麦干种子中选出状态相同的种子若干,并平分成5等份。第一天用清水浸泡其中一份,放在温度等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以后每天在同一时间按相同的方法浸泡一份直至第5天泡完。注意每天浸泡和培养的各种条件均相同。待最后一次浸泡的种子刚萌发时(这时第一天浸泡培养的种子已经处于萌发的第五天),分别将萌发1至5天的种子分别收集起来并编号1(萌发1天)、2(萌发2天)、3(萌发3天)、4(萌发4天)、5(萌发5天)。
②小麦淀粉酶滤液的制备方法:依次取等量萌发1—5天的种子分别放入研钵中,再加入石英砂和等量蒸馏水,然后在常温下轻轻研磨并分别过滤,收集滤液,分别放入5支试管内并编号为1~5。
③取6只洁净试管,编号为A、B、C、D、E、F。向每支试管加入2mL淀粉液,再 ,向B~F中分别加入1~5号滤液各1 mL。
④震荡6只试管,并将6只试管的下半部浸在35℃温水中,保温5分钟。
⑤分别向A至F 6支试管中加入一滴碘液并对比颜色。
①若A中蓝色最深,B—F5支试管中反应液蓝色 ,说明种子萌发后1—5天淀粉酶活性逐渐增强。
②若A中蓝色最深,B—F5支试管中反应液蓝色一样并都比A浅,说明 。
植物种子的萌发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人员在人工气候培养室(温度、湿度可调控)的适宜条件下进行了某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研究。各组种子7天后的萌发率数据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