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4.1 土壤的成分 同步测试(2)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某同学与父母去天目山旅游,游览时对青山绿树底下的“红土”很好奇,“红土”与嘉兴的“黑土”相比,除颜色不一样外,其他性状还有什么不一样呢?于是他采样后带了一块回家,并做了如下实验。从图中的对照实验可以看出,他在探究两种土壤中的( )


A . 有机物含量
B . 空气体积分数
C . 土壤生物数量
D . 无机盐含量
2、“落叶归根”,植物的枯叶落入泥土,也成为土壤的一部分,它属于( )
A . 有机物
B . 无机盐
C . 土壤生物
D . 矿物质
3、在有关“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验证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土壤应充分干燥
B . 土壤应含有较丰富的有机物
C . 实验中的铁丝网孔径要小
D . 土壤干燥时应放在火上直接烧烤
4、构成土壤的非生命物质的状态有( )
A . 固态
B . 液态
C . 气态
D . 固态、液态、气态
5、如图所示,实验中土壤浸出液蒸发后的残留物是( )
A . 小细沙
B . 蛋白质
C . 无机盐
D . 金属
6、下列实验中可以更好地证明土壤中含有能燃烧的有机物的是( )
A .
B .
C .
D .




7、在有花卉、农作物生长的土壤中选取土壤样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土壤中有较多的土壤生物
B . 取表层土壤样本更方便
C . 土壤中有较多的蚯蚓
D . 土壤中有较多的空气
8、月球表面有月壤。月壤主要由月球岩石碎屑、粉末、角砾、撞击熔融玻璃物质组成,其中绝大部分颗粒在30微米到1毫米之间,摸上去和面粉一样细腻,但不适合植物生长。科学家设想:人类移民月球的时候,把月壤改造成类似地球上的土壤来栽培植物。改造过程中,不需要提供的是( )
A . 空气
B . 水
C . 腐殖质
D . 矿物质
9、土壤是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而逐渐形成的,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现选择一块干燥的土地,取棱长为10厘米的一块正方体土壤,把它和棱长为10厘米的一块正方体铁块分别放入两个大烧杯中,沿烧杯壁缓慢向烧杯内注水,直到水面把土壤和铁块全部浸没为止。往盛有铁块的烧杯中共加3次满量筒刻度的水和图甲所示的水,往盛有土壤的烧杯中共加3次满量筒刻度的水和图乙所示的水。请回答:
(1)此实验的目的是 。
(2)往装铁块的烧杯中加入的水量为 ,往装土壤的烧杯中加入的水量为 。
(3)这块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大约为 。
(4)本实验中铁块能否用铜块代替?
10、如图所示,小明发现本来浸没土壤的液面下降,这个实验可证明土壤中( )
A . 含有水分
B . 含有空气
C . 含有无机盐
D . 含有微生物
11、如图所示,在研究“土壤中是否有其他有机物”的实验中,用天平称取刚挖出的土壤50克,并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土壤冷却后称得其质量为45.2克,实验过程中土壤没有通过铁丝网流失,则说明土壤中含有的有机物质量为4.8克。某同学认为没有用 做实验,因此不能得出有机物质量为4.8克的结论。
12、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土壤中含有机物”时,采用了下列三种方法得到干燥的土壤:①长期日晒;②在高温火焰上长时间烧烤;③恒温箱内烘干。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总结出以下规律:土壤在加热过程中,一些小分子的有机物在加热时会直接燃烧生成CO2和H2O,而大分子的有机物在加热时先炭化分解成碳,碳再燃烧生成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土壤中有一种大分子有机物(C6H12)n和一种小分子有机物C4H10。请完成下列各小题。
①写出在加热过程中小分子有机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②大分子有机物(C6H12)n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该大分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同学们在取用题目中的三种干燥土壤样品放在细铁丝网上加热,发现使用其中一种土壤样品实验时,加热过程既无燃烧现象,又发现在加热前后质量保持不变,这种土壤样品可能采用题中三种方法中的 (填序号)。
13、某同学取四份土壤,在①②③三个花盆中放入较肥沃的土壤,花盆④中放入细砂石和碎石块,把长势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移栽到盆中。然后将花盆①放在盛满水的水盆中 ,水面与土面相平。同时每天给花盆①②④中的土壤浇相同的水,花盆③中的土壤不浇水。请回答:
(1)从实验条件上看,①②有什么不同? 。②③有什么不同? 。②④有什么不同? 。
(2)从实验结果上看,①②比较说明了 ;②③比较说明了 ;②④比较说明了 。
(3)请帮助该同学预测,哪一盆植物生长最好?并说明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