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姜堰市第四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阶段测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小题)
二、字词书写(共1小题)
三、句子默写(共1小题)
四、外国名著(共1小题)
五、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昨日,记者从泰州市政协获悉,明日上午9时,将在天德湖畔,举办第六届荷花节开幕式活动。据介绍,荷花节大约在每年的6月下旬左右举行,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五届。本届荷花节将展出各品种荷花,市民又多了一个赏荷消暑的好去处。
请你帮小华为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①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宋·苏轼)
②更将荷叶包鱼蟹,老死江南不怨天。(明·袁凯)
六、诗歌鉴赏(共1小题)
三月七日,沙湖②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③ , 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④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⑤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①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此时苏轼被贬黄州。②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十五公里处。③狼狈:进退都感觉困难。④吟啸:吟咏、长啸。表示意态闲适。⑤萧瑟:风雨吹打树林的声音
七、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秦王坚①会群臣于太极殿,议曰:“自吾承业,垂三十载,四方略定,唯东南一隅,末沾王化,今略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吾欲自将以讨之,何如?”朝臣进谏者众,坚曰:“以吾击晋,校②其强弱之势,犹疾风之扫秋叶。而朝廷内外皆言不可,诚吾所不解也!”慕容垂③言于坚曰:“弱并于强,小并于大,此理势自然,非难知也。以陛下神武应期,威加海外,虎旅百万,而蕞④尔江南,独违王命。岂可复留之以遗子孙哉!陛下断自圣心足矣,何必广询朝众!”坚大悦曰:“与吾共定天下者,独卿而已。”赐帛五百匹。
——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淝水之战》) ⑤
【注】①秦王坚:苻(fú)坚,前秦的皇帝,曾统一中国北方,国力一度超过东晋数倍。②校:同“较”,比较。③慕容垂:前燕皇子,受排挤投奔苻坚。淝水之战中暗中保存实力,后建立后燕,自称燕帝。④蕞zuì尔:小的样子。⑤《资治通鉴·晋纪·淝水之战》记录的是公元383年,前秦淝水一役被东晋军队打得大败的历史故事。
①诚吾所不解也
②吾欲自将以讨之
③岂可复留之以遗子孙哉
④唯东南一隅
例句:容垂言于坚曰
(2)陛 下 断 自 圣 心 足 矣
①以吾击晋,校其强弱之势,犹疾风之扫秋叶。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八、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
3D生物打印
今年7月,深圳医院整形外科团队运用3D生物打印技术,通过3D打印辅助的耳廓塑形再造手术,让一位右耳廓先天发育不全的女孩再次长出一个正常的新耳朵。
早在2009年,瑞士伯尔尼的研究人员就使用3D打印机制作出了尺寸精确的人拇指骨。这种技术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材料:3D打印机、三钙磷酸盐和聚乳酸以及能够发育成骨骼的活细胞。三钙磷酸盐和聚乳酸会形成坚硬的结构,起到支撑的作用;能够发育成骨骼的活细胞在支架上便可培养成人拇指骨。
但是那些只由柔软的细胞组成的器官并没有这些支撑物,像心脏、肝脏等复杂器官的3D制造,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没有合适的支架。
随着科技发展,也许打印更复杂的器官将不需要太久,因为支架的问题已经有了解决方案。以3D生物打印“血管”为例:科学家先是利用一些富含糖类和其他营养物质的凝胶,制造出了柔软的支架,再利用从脊髓里采集到的干细胞为原料,配合不同的生长因子,让其发育成不同类型的活细胞。接着在3D打印机的两个喷头分别灌注活细胞和水凝胶,这种工作原理和我们使用彩色打印机时在不同墨盒中注入不同的墨水是一样的。喷头喷出的微小液滴中都包含了数万个细胞,它们会以数百微米的精度分布在水凝胶支架的周围,成为人体组织模型。打印完成后,这些微小的作品被放进营养液中,细胞会找到彼此并且相互结合,成为一段鲜活的血管,而水凝胶稍后将会被洗掉。
这种方法制作出的符合搭桥手术需要的血管,对人体既不会有副作用,也不会引起排异反应,因为制作血管的所有材料都来自患者自身。
目前,3D生物打印技术只能制作一些简单的组织,离打印复杂器官的目标还有数年的距离,但是研究者们对它充满信心。在这种技术成熟之后,我们将会拥有个人专属的器官库,随时可以打印只适合自己的身体器官。因为器官衰老和死亡这件事也许可以避免,健康的肉体将会与健全的思维存在同样长的时间。
(选自《科技纵览》,有删改)
文章采用 顺序,第①段引出说明对象,第②-⑤段说明 ,第⑥段说明 。
①我们常常送人礼物——赞美。这东西既不用花钱,又老少咸宜。说者动动嘴,听者的脸上就东风送暖,开成花园。因此,一般谁都乐意接受。
②《世说新语》记载,东晋王导任丞相时,每次集会发言,在座的宾客纷纷送这种礼物,竞相称赞丞相见识如何高,言辞如何妙。有一位属官叫王述,当时坐在末位,很听不惯,便说:“丞相又不是尧、舜,哪能事事正确。”
③此话一出,引来众人侧目:这个人,太不通人情世故了!王导也听到了,但他不愧是政治家,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极为赞赏。他愿听真话,愿接受批评的气度被人大为称道。
④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别人的赞美,常常是出于礼貌,或者是阿谀奉承。两只耳朵全被赞美塞住,其实就是聋子。清醒的人,总要留一只耳朵听批评。古今有建树者,莫不如此。
⑤齐威王初即位,天天被宫女、近侍、大臣的美言麻醉着,以致边境告急。幸好,他后来听从邹忌的劝告,下了一道奖励进谏的命令:当面批评的,得上赏;上书劝谏的,得中赏;背后议论的,得下赏。齐威王清洗了灌满恭维的耳朵,用人唯才,奖善惩恶,齐国很快强盛了起来,不动一兵一卒,解除了边境危机。
⑥A。西晋时有个人叫戴渊,神采不凡,年轻时,曾带一帮人干抢劫的勾当。有一次,他抢劫了文学家陆机。陆机大声批评他:“你这样才华出众的人,怎么也当强盗呢?”戴渊听了,呆了,哭了,然后丢掉佩剑,跪拜陆机。后来,他建功立业,官至征西将军,从此人生走上正道。
⑦B。欧阳修每写完一篇文章,必张贴出去,听人批评。《醉翁亭记》原来这样开头:“滁州四面皆山也,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有一个老樵夫看到,说开头啰嗦了:“我砍柴时站在南天门,只看到四周都是山,哪里管它什么山!”欧阳修一听,大喜,随即改为“环滁皆山也”。
⑧《沁园春·雪》脍炙人口,也与听取批评有关系。原句是“原驰腊象”,别人觉得“腊”字不好理解。毛主席征询诗人臧克家的意见,臧克家说,改成“蜡”字就好了,“蜡象”与上面的“银蛇”正好相对。毛主席欣然接受。
⑨闻过则喜是贤人,从善如流方君子。人生难得是诤言,良药苦口利于病。留一只耳朵听批评,心才不会被虚荣蒙蔽。古人常说“洗耳恭听”,让我们也每天认真对着前人的镜子,洗洗塞着赞美的耳朵,给批评留个通道吧。
“批评当然不如赞美悦耳,但它是台阶,能送人登上更高的山峰”放在 处,“登到山高处的人,会看到更高远的天空,而明白自己的渺小”放在 处。
因为:
①迎着早春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②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③“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该上哪里去寻春呢?又寻春的什么呢?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到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
④不上田间的小路,我只朝着旷野走去。
⑤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
⑥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虽说是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⑦渐渐地,云雾中的山峰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眼一望……怎么?远处,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来时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
⑧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许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⑨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⑩重又跑回山脚下的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目,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吧。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行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 , 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
⑪一霎间,这一抹新绿似乎浸润了我的全身,染绿了我的每一个细胞。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⑫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己的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锵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
(选自《韩少华散文选》,有改动)
情节 |
“我”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 |
A |
心情急迫 |
看到衰草 |
B |
遥见草色 |
C |
①请指出“衰草的憔悴 , 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中“憔悴”的含义。
②第⑦段“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中的“飞”字用得好,为什么?
【链接材料】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春》)
九、命题作文(共1小题)
请以“走出去就有一片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除诗歌外)。(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3)书写工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