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市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8小题)

1、2017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行为中符合该理念的是(  )
A . 就地焚烧秸秆,增加田间肥料 B . 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 C . 将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 D . 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2、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 . 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 . 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 D . 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
3、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 . 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 . 结构观: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 . 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
4、O2和CO2总与我们如影随形,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O2具有助燃性,而CO2可用来灭火 B . 空气中O2过多无害,而CO2过多会形成酸雨 C . 它们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 . 自然界里它们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转化
5、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部分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12

26

3

0

反应中的质量/g

9

22

3

b

反应后的质量/g

0

a

3

28

A . a等于10 B . 该化学反应为分解反应 C . 丙一定为催化剂 D . b等于12
6、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
A .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 . 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C . 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 . 与Mg反应放出氢气
7、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牙膏 B . 蔗糖 C . 面粉 D . 豆油
8、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铝制品表面应常用钢刷擦洗 B . 可用铁桶盛装农药波尔多液 C . 焊锡(锡铅合金)的熔点低,常用来焊接金属 D . 铁片在海水中不易生锈
9、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
A . 不必检纯度,直接点燃氢气 B . 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 . 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标志 D . 在燃气灶的厨房内上方安装报警器
10、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5-4.5


2.9-3.3

6.3-6.6

7.6-8.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苹果汁和葡萄汁均显酸性 B . 鸡蛋清和牛奶均显碱性 C . 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 D .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和葡萄汁
11、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B . 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 . 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 D . 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
12、工业炼铁中会发生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
A . CO B . Fe2O3 C . CO2 D . Fe
13、如图是小明整理的与氧气化学性质有关的部分笔记,他归纳了以下四 点,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都是单质与单质反应 B . 都是氧化反应 C . 都生成了化合物 D . 都生成了气体
1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乙溶液的大 B . 将40℃时乙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到20℃,溶液质量不变 C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D . 40℃时,50g甲能溶解于100g水中形成150g饱和溶液
15、化学世界绚丽多彩,下列实验中有关颜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出现蓝紫色火焰 B . 对木炭和氧化铜的粉末加强热会出现红色物质 C . 将铁钉加入到稀硫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D . 将铜片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16、下表是一些金属熔点的数据:

金属

熔点/℃

1083

419.6

231.9

327.5

271.3

320.9

日常所用保险丝由铋、铅、锡、镉等金属组成,其熔点约为( )

A . 300﹣320℃ B . 230﹣250℃ C . 60﹣80℃ D . 20﹣40℃
17、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 B . 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 . 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 .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18、下图是某同学探究燃烧条件的改装装置,往烧杯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  )

A . 硝酸铵 B . 氢氧化钠 C . 蔗糖 D . 食盐

二、简答题 (共3小题)

1、图1是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2是该元素形成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2)图2所示粒子为      (填“离子”或“原子”),粒子符号为      
(3)由氧元素组成的一种气体单质可以支持燃烧,写出镁在其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2、海洋开发水平是衡量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首次试开采可燃冰成功。“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遇火即可燃烧。
(1)“可燃冰”无固定的组成,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开采“可燃冰”,要用金刚石做成的钻头钻凿海底坚硬的岩层,这是利用了金刚石      的物理性质。
(3)燃烧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可燃冰”为燃烧提供了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符号),写出该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5)天然气作为燃料比石油和煤具有的优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
(6)天然气也是生要的化工原料。甲烷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其中一种是单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陶瓷碗        b.不锈钢炊具        c.橡胶手套        d.塑料盆

(2)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      性(填“导电”或“延展”)。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已知金属M和N能够发生如下反应:Fe+MCl2=M+FeCl2 , N+FeCl2=Fe+NCl2,判断Fe、M、N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有强到弱的顺序是      
(4)为探究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选用了下列药品进行实验,其中可行的是      (填字母)。

a.铝丝、铜丝、氯化镁溶液    b.铝丝、铜丝、硫酸铜溶液

(5)铁制容器不能用来盛放农药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该反应属于      反应。
(6)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      

三、填空题 (共1小题)

1、某物质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物和反应物共四种,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序号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g

68

10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x

y

z


(1)由 构成的物质中 所代表的元素的化合价为      
(2)表中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化学式);
(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一位同学在计算x、y和z数值的过程中,列出了以下等式,其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x + y +x = 169    B.y + z = 168    C.(100-x):z = 32:64   D.(100-x):(y-1) = 8:3

四、实验题 (共2小题)

1、某同学配制50g 6%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中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需称取氯化钠      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      (填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      保持水平。

A.10mL    B.25mL    C.50mL    D.100mL

(4)取上述溶液10g加水      g,可稀释得到3%的NaCl溶液。
(5)若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5)
A . 氯化钠固体不纯 B . 用生锈砝码称量 C .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 . 溶解前烧杯内有少量水
2、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与b的名称:a      ,b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收集装置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3)用石灰水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气体时用玻璃片的      盖好集气瓶(填“光滑面”或“磨砂面”)。

五、计算题 (共1小题)

1、今天是某校实验室开放日,晓明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先向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然后将60克稀硫酸分三次加入,每次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质量/g

20

20

20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08

0.08

0.04


试计算:

(1)共制得氢气      g。
(2)反应中消耗的锌粒的质量为      。(写出计算过程)
(3)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过程,保留一位小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高密市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