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 . 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C . 分子在不停她运动
D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2、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
A . 相对原子质量为288
B . 核内有115个质子
C . 是非金属元素
D . 核内有 173 个中子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 .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 .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D .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4、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陶瓷烧制 | B.火药使用 | C.粮食酿醋 | D.活字印刷 |
A . A
B . B
C . C
D . D
5、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干冰常用作制冷剂
B . 铝不与空气反应,铝制品可不用涂保护层来防腐
C . 金刚石硬度大,可作钻探机钻头
D .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稀有气体可制作霓虹灯
6、进入2017年以来,德州市“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天数同比增加。为使我市人民生活环境更美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不用木炭进行露天烧烤
B . 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不随意倾倒
C . 为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D . 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
7、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
读出液体体积
D .
加块状固体




8、张刚同学撰写的“心目中的原子”短文中,阐述了以下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 原子是最小的微观粒子
B . 原子可以转化为离子
C . 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D . 原子可以“搭建”成分子
9、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
B . 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 . 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D . 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无限的
10、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 +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反应物中的银是金属单质
B . X的化学式是Ag2S
C .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 . 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11、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
”“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


A . 生成物的化学式可能是NH3
B . 该反应有单质生成
C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
12、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金刚石、石墨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B .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硬度最大的物质
C .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 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13、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微粒观:甲烷是由氢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
B . 结构观: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C . 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D . 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
14、在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
B . 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
C . 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 . 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15、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 . 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C . 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D . 消耗金属的质量:乙﹥甲﹥丙
16、下图是某同学探究燃烧条件的改装装置,往烧杯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 )
A . 硝酸铵
B . 氢氧化钠
C . 蔗糖
D . 食盐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3个磷原子
(2)4个亚铁离子
(3)2个甲烷分子
(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b中产生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
A .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 . 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3)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根据下图中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为 ℃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甲、乙、丙三种物质中,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
(3)分别将100g甲、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时,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___________(填序号) (3)
A . 甲、丙都是饱和溶液
B . 所含溶剂质量:甲=丙
C . 溶液的质量:甲>丙
D . 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分离膜,利用“膜分离”技术可使二氧化碳穿过分离膜被氨水吸收(如下图)生成可用作化肥的碳酸氢铵(NH4HCO3)。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2)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 ,属于物质分类中的 物。
(3)氨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的符号是 。
2、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 能。
(2)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的原理是 。
(3)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在水中对油污具有 作用。
(4)家庭用净水器利用活性炭的 性,除去有色有味的杂质。
3、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的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高温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 。
(2)根据如下图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 (至少答两点)。
(3)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 。
(4)为探究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选用了下列药品进行实验,其中可行的是______(填字母)。 (4)
A . 铝丝、铜丝、氯化镁溶液
B . 铝丝、铜丝、硫酸铜溶液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 ,b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 (填字母),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气体时用玻璃片的 盖好集气瓶(填“光滑面”或“磨砂面”)。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产物的成分,提出了如下猜想:a.可能是二氧化碳 b.可能是一氧化碳。并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预期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如下:

Ⅰ.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二氧化碳;Ⅱ.若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气体为一氧化碳.请你分析并回答:

Ⅰ.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二氧化碳;Ⅱ.若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气体为一氧化碳.请你分析并回答:
(1)该同学的猜想是否严谨?请你说明理由: ; ;
(2)假设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该实验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
(4)反应结束时,停止实验的操作步骤是 ;
(5)实验后发现试管①内壁上附着不易用试管刷洗净的固体生成物,清洗试管①的方法是 。
六、计算题(共2小题)
1、“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上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大多数厨师有个工作经验: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醋中的乙酸与料酒中的乙醇生成乙酸乙酯(C4H8O2)。
(1)乙酸乙酯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
(2)乙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某校实验室开放日,晓丽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先向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然后将30克稀硫酸分三次加入,每次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
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加入稀硫酸质量/g | 10 | 10 | 10 |
生成氢气的质量/g | 0.04 | 0.04 | 0.02 |
试计算:
(1)共制得氢气。
(2)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