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六联盟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

A . 休养生息政策 B . 重文轻武政策 C . 重武轻文政策 D . 对外开放政策
2、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

A . 永济渠 B . 江南河 C . 邗沟 D . 通济渠
3、促使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爱民如子 B . 树立权威 C . 隋亡之鉴 D . 有自知之明
4、唐朝的社会习俗从饮食,服饰到音乐舞蹈都体现出以下什么样的特点?(    )

A . 封闭、保守 B . 胡汉交融、中西贯通 C . 完全模仿北方少数民族 D . 完全模仿周边国家
5、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 . 《史记》 B . 《大唐西域记》 C . 《西游记》 D . 《老子》
6、下列属于农民起义领袖的是(    )

A . 安禄山 B . 史思明 C . 郭子仪 D . 黄巢
7、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    )

A . 李白 B . 杜甫 C . 白居易 D . 王维
8、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以覆舟。”这说明唐太宗(    )

A . 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 . 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 C . 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D . 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9、“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这一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 . 唐玄宗时期 B . 唐高祖时期 C . 唐太宗时期 D . 武则天统治时期
10、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

A . B . C . D .
1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使国家重新实现统一的皇帝是(    )
A . 隋文帝 B . 唐太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1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不包括(    )
A . 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B . 加强南北经济和文化联系 C . 加强南北交通 D . 消灭南方的陈
13、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 B . 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 . 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 .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1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两句诗反映出作者的兴奋与感慨,与之相关的是(    )
A . 分封制 B . 行省制 C . 科举制 D . 三省六部制
15、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
A . 修订法令,删繁就简 B . 重视人才的培养 C .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 . 创立科举制度
16、下图反映了吐蕃与大唐密切交往的史实。请问,吐蕃是今天(    )

A . 满族 B . 维吾尔族 C . 藏族 D . 白族
17、唐朝时,日本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的根本目的是(    )
A . 观光旅游 B . 建立外交关系 C . 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D . 想征服中国
18、“不要怕过宽大的草原,那里有一百匹好马欢迎您!不要怕过高大的雪山,那里有一百头驯良的牦牛来欢迎您!”这首民歌中的“您”所指的历史人物是(    )
A . 王昭君 B . 文天祥 C . 文成公主 D . 渥巴锡
19、唐代鉴真6次东渡弘扬佛法,终于成功,他东渡的国家是(    )
A . 天竺 B . 波斯 C . 新罗 D . 日本
20、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是(    )
A . 文景之治 B . 贞观之治 C . 开元盛世 D . 安史之乱
21、与“陈桥兵变”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 宋太祖 B . 宋太宗 C . 宋真宗 D . 宋神宗
22、2016年5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欢迎印度总统慕克吉访华,慕克吉的访华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早在唐朝,我国就有一位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使者,他就是(    )
A . 张骞 B . 班超 C . 玄奘 D . 鉴真
23、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唐朝旅游,你可能看到(    )

①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

②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

③越窑烧制的粉彩瓷器

④欧阳询的书法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24、穿越到北宋,在它的军队中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北宋统治者为了(    )
A . 加强禁军 B . 防止武将专权 C . 提高军队战斗力 D . 提高文人地位
25、下列不属于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
A .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 B . 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C . 派文人出任地方官 D . 实行行省制度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下图是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

(1)大运河的三点

      

      

      

(2)写出大运河的四段:

A.      

B.      

C.      

D.      

(3)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1)以上材料与哪位皇帝有关?材料一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什么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又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3)材料三中,被这位皇帝比喻为“明的失”的一面镜子的人臣是谁?
(4)历史上这位皇帝的统治被称为什么?从他的统治思想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绵延数千里的漫长古道——丝绸之路贯穿欧亚大陆,成为中外交往的见证。到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进入繁盛时期。

材料二:“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

(1)材料概述了哪些朝代对外交往的情况?这些朝代的对外交往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
(2)举例说明“唐朝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进入繁盛时期”。
(3)材料二中所说人物是指谁?他有何贡献?
(4)在当今对外开往新时期,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东台市第六联盟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