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七上第四单元第十五课三国鼎立 同步训练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官渡之战发生于(    )

A . 184年 B . 200年 C . 208年 D . 220年
2、奠定三国鼎立的重要战役是(    )


A . 巨鹿之战 B . 长平之战 C . 赤壁之战 D . 官渡之战
3、三国中的吴国,建都于(    )

A . 洛阳 B . 成都 C . 长安 D . 建业
4、下列行业中,蜀国最兴旺的是(    )
A . 丝织业 B . 造船业 C . 制瓷业 D . 冶铁业
5、魏国建立者是(    )

A . 曹操 B . 曹丕 C . 孙权 D . 刘备
6、赤壁之战打败曹操的决定因素是(    )

A . 地理上的优势 B . 诸葛亮的计谋 C . 孙、刘的联盟 D . 周瑜的水军
7、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代的是(    )

A . 曹操 B . 刘备 C . 诸葛亮 D . 孙权
8、下列是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共同点(    )

①都发生在三国时期 

②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③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④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统治权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9、下图是明朝人画的“三顾茅庐”想像图,它涉及的主要人物是(    )

①孙权  ②刘备  ③周瑜  ④曹操  ⑤诸葛亮

A . ①②③ B . ③⑤ C . ②⑤ D . ④⑤
10、曹操为统一北方曾与袁绍进行了一场战役,这就是(  )

A . 官渡之战 B . 赤壁之战 C . 淝水之战 D . 长平之战
11、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

A . 曹操与袁绍 B . 曹操和刘备、孙权 C . 袁绍和刘备、孙权 D . 刘备和孙权
12、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重要战役是(  )

A . 巨鹿之战 B . 官渡之战 C . 赤壁之战 D . 淝水之战
13、东汉末年,河南、河北诸侯割据混战,其中占据河南一带的军阀是(  )


A . 袁绍 B . 曹操 C . 刘备 D . 孙权
14、曹操在《蒿里行》中描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其主要原因是(  )

A . 黄巾起义的破坏 B . 东汉政权瓦解 C . 封建军阀的割据混战 D .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5、奠定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

A . 淝水之战 B . 赤壁之战 C . 官渡之战 D . 昆阳之战
16、我国古代史上发生于208年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

A . 官渡之战 B . 赤壁之战 C . 淝水之战 D . 马陵之战
17、官渡之战中,袁绍10万大军输给了只有三四万人的曹军;8年后,曹操20多万大军输给了只有5万人的孙刘联军,相同的原因是(  )

A . 骄傲轻敌 B . 天意为之 C . 借助东风 D . 不习水战
18、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  )

A . 魏、蜀、吴 B . 蜀、魏、吴 C . 吴、蜀、魏 D . 蜀、吴、魏
19、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  )


A . 200年 B . 208年 C . 220年 D . 222年
20、下列三个历史人物称帝或称王的先后顺序是(  )

①刘备 ②曹丕 ③孙权

A . ②①③ B . ②③① C . ①③② D . ③①②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东汉末年,曹操招贤纳士,      ,实力日益增强,占据了      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与      隔黄河对峙的局面。


2、赤壁之战后,曹操无力南下,刘备攻占      ,孙权巩固了在      地区的统治。


3、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改国号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仍以      为国号;222年,孙权称王,国号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三、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

1、读图材料,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曹操的“壮心”指的是什么?此诗表达了他的什么境界?

(2)曹操最大的功绩是什么?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功绩?

(3)曹操一生受到的最大挫折是什么?为什么?

2、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读“三国鼎立形势”图,填出国名。

A.      ;B.      ;C.      


(2)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华师大版历史七上第四单元第十五课三国鼎立 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