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3小题)
1、制造导弹的合金材料的重要元素钕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子序数为60
B . 属于金属元素
C . 相对原子质量为144.2g
D . 核内质子数为60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C .
液体加热
D .




3、遇到火灾时,正确处理火险有利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处理方式中错误的是( )
A . 如果是室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B .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C . 发现火灾立即拨打 119 火警电话
D .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4、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
A .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 . 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C . 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 . 与Mg反应放出氢气
5、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刻舟求剑
B . 花香四溢
C . 投鞭断流
D . 钻木取火
6、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极少量的氧气会转变为臭氧(O3),这个反应可以表示为氧气
臭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是物理变化
B . 这是分解反应
C . 这是化合反应
D . 这是化学变化
7、决定原子化学性质的主要粒子是( )
A . 质子
B . 原子核
C . 中子
D . 最外层电子
8、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小明想知道通过改变X的值,可表示多少种不同的粒子( )

A . 7种
B . 6种
C . 5种
D . 4种
9、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
A .
拉瓦锡
B .
侯德榜
C .
门捷列夫
D .
道尔顿




10、吸烟让自己受到伤害的同时,也造成周围的人“被动吸烟”。对其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
A .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分子的质量很小
C . 分子间有间隔
D . 分子由原子构成
11、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 )
A . 食盐
B . 味精
C . 食醋
D . 香油
12、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
A . 丁一定是化合物
B . 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 .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
D .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13、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又叫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变化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 NH3+HCl=NH4Cl
B . 2H2+O2
2H2O
C . 2H2O2
2H2 O+O2↑
D . H2+CuO
Cu+H2O



14、通常情况下,铜不和稀硫酸反应,但是把一小块铜片放入适量稀硫酸中,同时加入X再加热,可以发生如下反应:2Cu+2H2SO4(稀)+X
2CuSO4+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B . 反应物X的化学式是O2
C .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少
D . 反应后溶液会由蓝色变为无色
15、下图是某同学探究燃烧条件的改装装置,往烧杯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 )
A . 硝酸铵
B . 氢氧化钠
C . 蔗糖
D . 食盐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 . 汽油洗涤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D . 浓H2SO4稀释后,溶液温度升高
17、加压或降温可将氧气变成液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液氧是一种氧化物
B . 液氧中的分子停止了运动
C . 加压使分子间间隙减小
D . 氧气和液氧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18、小王同学往厨房的纯碱中滴加白醋,发现有气体生成。已知白醋里含3%~5%的醋酸(CH3COOH),醋酸与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白醋里含有氢离子
B . 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 . 白醋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 白醋与纯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19、如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反应了此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B . 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 . 此化学反应中,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 . 充分反应后,乙+丙=甲的质量
20、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 23
B . 46
C . 92
D . 96
21、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2价
B . 萘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1.9%
C . 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有机化合物
D . 萘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0∶9∶14
22、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食物 | 葡萄汁 | 苹果汁 | 牛奶 | 玉米粥 | 鸡蛋清 |
pH | 3.5~4.5 | 2.9~3.3 | 6.3~6.6 | 7.0~8.0 | 7.6~8.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鸡蛋清显碱性
B . 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
C . 葡萄汁比苹果汁的酸性强
D . 胃酸过多的人适宜吃玉米粥
23、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部分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12 | 26 | 3 | 0 |
反应中的质量/g | 9 | 22 | 3 | b |
反应后的质量/g | 0 | a | 3 | 28 |
A . a等于10
B . 该化学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C . 丙一定为催化剂
D . b等于12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是由原子的 、 决定的;元素种类是由原子的 决定的;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 ;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不同.
2、经测定某个原子中共有25个粒子,其中有9个粒子不显电性,则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
3、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 。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是 。
(3)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填序号)。 (3)
A .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B . 跳楼逃生
C . 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4)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灭火的原理是 。
4、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下图为铁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写:
(1)A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 ,B点表示化合物的颜色为 。
(2)某化合物化学式为(NH4)2Fe(SO4)2 , 它代表的点是 (选填A,B,C,D,E,F,G)。
(3)写出由F点表示的化合物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 。
5、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绘制了如图曲线,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A点处溶液的溶质是 ;
(2)请写出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C点处溶液的pH 7(填“>”、“=”或“<”).
6、如图是某品牌补铁剂的标签。请回答:
(1)富马酸亚铁中含有 种元素,C,H,Fe,O原子个数比为 。
(2)富马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若每次服用1包该补铁剂,摄入铁元素的质量为 mg(计算结果取整数)。
三、计算题(共1小题)
1、某同学把4g硫放在给定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O2的质量(g) |
3 |
4 |
6 |
生成SO2 的质量(g) |
6 |
8 |
8 |
回答下列问题:
(1)从以上数据说明,这三次实验中第 次恰好完全反应;
(2)第 次实验中硫有剩余,剩余 g;
(3)第三次实验中消耗掉硫和氧气的质量分别为 g、 g;
(4)这三次实验的化学反应过程中,是否有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 。
四、填空题(共1小题)
1、实验室有A、B 两种溶液,A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B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则A、B两种溶液的pH大小关系是A B (填“大于”或“小于”),显酸性的是 溶液,该溶液 是酸(填一定、不一定 ).要测定A、B 溶液的pH,其做法是 。
五、实验题(共1小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选用题16图所示装置,进行CO2制取和性质实验,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
(2)收集少量CO2气体应选择 (填装置序号)。
(3)若A与D连接,则D中出现的现象是 ,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若A与F连接,则F中低的蜡烛先熄灭,高的蜡烛后熄灭,由此说明了CO2的性质有
六、简答题(共1小题)
1、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样品10 g于烧杯中加入稀盐酸50 g,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56.7 g。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2)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