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历史重点突破专题训练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现今,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亲自出题面试,首开殿试之举的一代皇帝是( )
A . 隋文帝
B . 唐太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2、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 )
A . 唐太宗统治时
B . 武则天统治时
C . 唐玄宗统治前期
D . 唐玄宗统治后期
3、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有一次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 )
A . 杨坚
B . 李渊
C . 李世民
D . 武则天
4、“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的“河”中心和最南端是现在的( )
A . 北京、杭州
B . 洛阳、杭州
C . 洛阳、扬州
D . 江都、南京
5、如今,许多中小学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 )
A . 开皇之治
B . 贞观之治
C . 开元盛世
D . 康乾盛世
6、一位中国作家评论道:此项工程的发起者隋炀帝“虽使他的朝代缩短了许多年,但给子孙万代却带来莫大的好处。”“此项工程”是( )
A . 都江堰
B . 灵渠
C . 赵州桥
D . 大运河
7、
下图是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它见证了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下列与之相关的人物是( )
A . 张骞
B . 玄奘
C . 鉴真
D . 班超
8、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勤俭节约。中国古代就有一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
A . 隋文帝
B . 唐太宗
C . 唐玄宗
D . 宋太祖
9、唐太宗被周边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主要原因是( )
A . 唐太宗积极吸取隋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B . 唐太宗重视官吏的整治,知人善任,广纳贤才,任用少数民族官吏
C .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与周边民族的密切、和谐的联系
D . 唐太宗坚持“以民为本”,鼓励农耕,减轻人民赋税,开发边疆地区
10、关于大运河的评价,自古以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下列古人评价大运河的诗句中,持完全否定态度的是( )
A .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唐•胡曾《汴水》)
B .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C .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唐•皮日休《汴河铭》)
D .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元•脱脱《宋史》)
11、如果给鉴真塑像写文字注释,应该选择( )
A . 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B .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 . 西游天竺,求取佛经
D . 主动请缨,和亲塞外
12、英国的文官制所采用的考试原则及方式与中国科举制十分相似,吸纳了科举取士制度的优点。中国的科举制度诞生于( )
A . 秦朝
B . 西汉
C . 隋朝
D . 唐朝
13、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其中唐太宗在位时出现的盛世局面是( )
A . “开皇之治”
B . “贞观之治”
C . “开元盛世”
D . “开元之治”
14、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
A . 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二、材料分析题(共1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武则天诛杀公卿,独断专权)
材料三:隋以前的选官制度,主要采取推荐的方式。由于选官权力为上层权贵所把持,选官看重门第,不利于选拔真实才学的人。
(1)材料一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他在位时期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的说法是否完全符合史实?假如让你为武则天辩护,你会拿出哪些证据?
(3)这一制度正式确立是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这一制度的创立有什么意义?
(4)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材料中两位皇帝统治的共同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