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历史重点突破专题训练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

A . 通过了《共同纲领》 B . 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 C . 公布了“一五计划” D . 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中说:毛泽东认为“中国必须凭借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寻求一条更快捷的现代化道路”。1958年开始的这条“更快捷的道路”带给中国的是 (  )

A . 粮食产量大幅增长 B . 钢铁资源有效利用 C . 国民经济损失惨重 D .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该表说明( )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

营经济

个体

经济

资本主

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0

A .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 . 人民公社运动的开展 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4、到1957年,595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五年合计钢产量1656万吨,煤产量达到1.31亿吨。工业产值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文中的这“五年”,中国实施了(   )

A .  社会主义改造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 C . 土地改革 D . “大跃进”运动
5、下图为建国后某一时期“主要工业生产指标”图,导致这些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图片_x0020_3

A .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造成工业片面发展 B . “一五”计划实施,重工业发展迅速 C . 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
6、

不同时代的宣传漫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的两幅图出现在(  )

A . “大跃进”运动时期 B .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7、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土地改革运动完成 B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D . “文化大革命”结束
8、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B .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C . 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D . “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9、到1957年底,我国政府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各项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其中从湖北传出的工业和交通领域的喜报是(    )

A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建成投产 B .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C . 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D . 汉阳钢铁厂建成投产
10、长篇小说《爱,被春寒碾碎》,着重描写了上海“文革”时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一月风暴”“夺市委市政府权”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文革”的进程。中国要避免“文革”这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  )
A . 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 . 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 .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D . 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11、学习小组讨论问题:“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正确的是(    )

甲同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乙同学: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丙同学: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丁同学:制订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

A . 甲同学 B . 乙同学 C . 丙同学 D . 丁同学

二、材料分析题(共1小题)

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虽然出现过严重失误,但最终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让我们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起步】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

【制度确立】

材料二:

【出现失误】

材料三: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1958年 8 月 13 日《人民日报》社论

【拨乱反正】

材料四: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复兴之路》解说词

(1)我国制定了哪一经济建设计划的完成基本上改变了材料一中的落后现象?

(2)材料二中的一组图片反映的是建国初期三大改造的生动画面。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有怎样的重大历史意义?

(3)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严重失误。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事件?

(4)“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开始于我党召开的哪一次会议召开后?

(5)【以史为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8年中考历史重点突破专题训练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