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历史重点突破专题训练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这一框架的核心是 (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对联折射了社会生话,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

A . 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 B . 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C . 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 . 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3、英国《金融时报》称:“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催生中国企业第二次创业高潮点的动因是(    )

A . 邓小平南方谈话 B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 . 开放上海浦东 D . 中共“十三大”召开
4、

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右侧柱状图,推动江苏省GDP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南通和连云港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B . 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带来的推动作用 C . 中国加入WTO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
5、  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  )

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 ②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职工下海经商 ③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 ④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6、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  )

A . 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 B . 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 . 使农民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 . 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7、下面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该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对外贸易

(进出口)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15年

381.4

1154.4

4722.9

39600

引进外资

1984年

1990年

2000年

2015年

270.5

1028.9

5935.6

1262.7

A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 . 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C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 .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8、漫画《跟不上》反映了农村的落后,农民的贫困制约了工业、城市及整个社会发展空间。农村从根本上改变落后面貌始于(    )

A .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B . “一五”计划推行 C . “大跃进”运动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
9、1986年的《时代》周刊写道:这一次邓小平再次当选年度风云人物是源于他“持续不断的改革……”那“持续不断的改革”中除“积极推对外开放”外,还包括(  )
A . 增强企业活力,稳步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 正确分析国情,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 . 发表南方谈话,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D . 提出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
A . 中共七大 B . 中共八大 C . 第一届政协会议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1、下图是1978年5月《光明日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发表揭开了(    )

A . “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B . 改革开放的序幕 C .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序幕 D . 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序幕
12、下图是1979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这里的“中国新时代”是指(    )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文化大革命 C . 改革开放 D . 社会主义道路的起步
13、从“转换经营机制”“产权清晰”“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权责明确”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    )
A . 农村新貌 B . 国企改革 C . 特区发展 D . 法制建设

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土地改革法》受到农民的欢迎
材料二  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连环画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故事。


材料三  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交售粮食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30000斤
一一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的早稻、花生高产“卫星”反映了当时我国农业生产出现哪一问题?

(4)1976年小岗村人均口粮仅230斤,这与当时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体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小岗村粮食产量比1976年大幅度提高的最主要原因。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向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

材料一:  自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到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再到维新派变法图存,这些复兴之路都失败了,直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才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了闸门。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歌曲《走进新时代》歌词

材料三: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了闸门?

(2)材料二中“当家做主站起来”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3)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实行了什么制度?并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4)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实现中国梦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根据材料三指出在建党一百周年时要实现什么目标?在建国一百周年时要实现什么目标?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8年中考历史重点突破专题训练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