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年中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九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7小题)

1、蚊蝇等害虫对DDT(一种杀虫剂)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是(  )

A . 害虫对DDT进行选择的结果 B . 害虫本身对DDT具有抵抗能力 C . 遗传变异的结果 D . DDT对害虫抗药性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2、原始生命诞生的重要标志是(  )

A . 简单有机物的形成 B . 有原始的新陈代谢,能进行繁殖 C . 原始大气的形成 D . 原始海洋的形成
3、雄鹿争夺配偶的武器是鹿角,按照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现代雄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  )

A . 经常使用的结果 B . 繁衍后代的需要 C . 保卫自己的需要 D . 自然选择的结果
4、下列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鱼类  ②爬行类  ③两栖类  ④鸟类  ⑤无脊椎动物  ⑥哺乳动物.

A . ⑤③①②④⑥ B . ①③②④⑤⑥ C . ①②③④⑤⑥ D . ⑤①③②④⑥
5、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不利的 B . 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对生物生存都是有利的 C . 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变异一般可遗传给后代 D . 变异一旦出现,就可以遗传给后代
6、下列生物类群最晚出现的是(    )
A . 原生动物 B . 原核生物 C . 单细胞真核生物 D . 三叶虫
7、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在(    )

A . 原始大气 B . 现代大气 C . 原始海洋 D . 现代海洋
8、恐龙和翼龙非常繁盛的时期是(    )

A . 古元代 B . 古生代 C . 新生代 D . 中生代
9、生活在绿草地上的昆虫,体色多为绿色而不是褐色.达尔文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

A . 遗传和变异 B . 人工选择 C . 基因改变 D . 适者生存
10、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在此书中,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阐明了自己关于生物进化的观点.下列不符合达尔文观的是(  )

A . 生物普遍具有过度繁殖能力 B . 生物与生物间存在着生存斗争 C .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 . 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与进化无关
11、家畜、家禽新品种形成的原因是(  )

A . 自然选择的结果 B . 人工选择的结果 C . 上帝创造的结果 D . 生存竞争的结果
12、

表示几类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 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进化为现存各类哺乳动物 C . 生物通过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 D . 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也可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
13、长期使用克霉唑乳膏治疗足癣,药效会逐渐下降,原因是(   )

A . 药物的使用量过少或药效不稳定 B . 药物使病原体慢慢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 . 少数抗药性强的病原体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 D . 病原体经过长期努力适应了有该药物的环境
1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 由水生生物到陆生生物 B . 由体型较小的生物到体型较大的生物 C . 由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 D . 由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
15、如图表示几个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戊最有可能是水生植物 B . 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 C . 丁的结构比丙复杂 D . 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
16、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  )

A . 古代的鱼类 B . 古代的两栖类 C . 原始的藻类植物 D . 古代的爬行动物
17、下列生命起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B . 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 C .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氨、甲烷等 D . 现代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

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某地自1991年开始,使用杀虫剂吡虫啉防治稻飞虱,效果非常好.随着吡虫啉的大量使用,2002年监测到该地区稻飞虱对吡虫啉具有低水平抗性,2005年达到极高水平抗性.如图①~④表示在一段时间内抗药性不同的稻飞虱的数量变化.


(注: 表示抗药性强的个体, 表示抗药性弱的个体)

(1)随着吡虫啉的使用,对稻飞虱群体中抗药性个体数量变化的排序最合理的是       

(1)
A . ③→喷洒杀虫剂①→一段时间后②→喷洒杀虫剂④ B . ②→喷洒杀虫剂④→一段时间后③→喷洒杀虫剂① C . ③→喷洒杀虫剂④→一段时间后②→喷洒杀虫剂① D . ②→喷洒杀虫剂①→一段时间后③→喷洒杀虫剂④
(2)短短十多年的时间,稻飞虱群体的抗药性水平从低向高进化,主要原因是:

①稻飞虱具有很强的能力,能产生大量后代.

②未使用吡虫啉之前,这些后代中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也有抗药性弱的个体,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

③当喷洒吡虫啉时,抗药性弱的稻飞虱逐渐被淘汰,抗药性强的个体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抗药性强的个体将基因传递给了后代,这种现象称为.经过许多代后,群体的抗药性水平越来越高.

(3)由此可见,吡虫啉在稻飞虱的进化中起了作用,最终使稻飞虱表现出对该环境具有一定的

2、如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青年学者      设计的.
(2)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      ,与现在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A装置里的气体中不含有      .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里的      
(3)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      ,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      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4)此实验证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      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3、下图为长颈鹿的进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表示长颈鹿的群体中存在着            的差异,而且这这种差异是可以遗传的。
(2)图②表示的是青草缺乏时,颈长的可以吃到      ,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      ,而颈短的则被      
(3)在生存斗争中,颈长的个体被保留下来,说明这样的个体是与环境的变化相      的。
4、图为生物进化的历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的C代表      ,它诞生于      ,图中已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且生活在阴湿陆地上的植物类群是[      ]      
(2)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古代的[            进化来的,它能真正生活在陆地上的原因主要是       
(3)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生物之间都存在着或远或近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8年中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九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