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篝火燃烧    B . 制蒸馏水的过程 C . 高炉炼铁    D . 活性炭防毒面具吸附毒气
2、下列场所中,不应张贴 标志的是(    )
A . 化学实验室    B . 加油站    C . 煤矿工地    D . 面粉厂
3、下列措施能治理相关环境问题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4、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8H2 C2H4+4H2O+2H2    B . 二氧化碳和乙烯均属于氧化物 C .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D . 该反应中氢气过量
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 . 用10mL的量筒量取6mL水 B . 用湿毛巾包裹加热后的试管以便快速降温 C . 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g碳酸钠粉末 D . 用150mL酒精和50mL水精确配制200mL医用消毒酒精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 2O2N表示两个二氧化氮分子    B . 2Fe2+表示两个亚铁离子 C . Al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 . C60表示有60个碳原子
7、“如图”中有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中除了粘土外主要成分是金属铅    B . ②经过干馏可变成木炭,此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C . ③的作用是保护木材并且使铅笔外观更美    D . ④和⑤均属于化合物
8、为快速验证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差异,如图所示实验,若要观察到显著的实验现象差异,所用液体是(    )

A . 蒸馏水    B . 稀盐酸    C . 硫酸锌溶液    D . 食盐水
9、要学好化学就要学会归纳总结,下表归纳的内容完全正确的是(    )

A

 安全知识

B

 生活知识

瓦斯爆炸由甲烷燃烧引起

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

含有较多钙镁单质的水叫做硬水

蜂窝煤易燃烧是因为与空气的接触面增大

C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D

 物质分类

 H2作填充气球的气体是因为它的密度小

N2可作保护气是因为它化学性质稳定

 河水属于混合物

干冰属于单质

A . A    B . B    C . C    D . D
10、如下图的实验设计与其对应实验目相符的是(    )
A . 只可证明二氧化碳能灭火    B . 可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哪个更高 C . 可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 . 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
11、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性物质,吸附可除去水中可溶性物质,因此自来水厂通过过滤和吸附就可以得到纯水 B . 氧气具有供给呼吸的作用,因此人类最好在纯净的氧气中生活 C . 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般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般显负价,因此在化合物中凡是显正价的一定是金属元素 D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不可再分的粒子,因此水电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12、2017年5月18日中国首次成功开采“可燃冰”。“可燃冰”为甲烷的水合物(化学式CH4•8H2O),遇火即可燃烧且热值高,是一种环保高效新能源,以下关于可燃冰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可燃冰”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0 B . “可燃冰”在空气中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8H2O+2O2  CO2+10H2O C . “可燃冰”,储量巨大,属于可再生资源 D . “可燃冰”的发现能减缓三大化石燃料的使用压力
1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现O2⇌CO2的相互转化,可有多种途径 B . 把锌和铁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即可判断其金属活动性 C . 把铁制品浸泡在水中与空气隔绝可防止其生锈 D . 可以通过点燃的方式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少量一氧化碳
1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D.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填空:
(1)金刚石常用做钻头材料,因为它具      的性质。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3)写出一种化石燃料的名称      
(4)举出一个生活中用过滤原理的实例:      
2、如下图中a是无铅焊锡线,焊锡是锡和铜的合金。b是锡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是某同学画的关于锡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

(1)分别将焊锡和锡熔化,需要温度更高的是      
(2)从微观角度看,铜和锡都是由        构成的。
(3)b中X=      ;c中错误的是      。(写一点即可)

三、简答题(共2小题)

1、有人在冬天外出烧烤后,把仍有木炭及火星的烧烤炉放在汽车的车尾箱,结果开车不到30分钟,车上的人都感到不适并伴有中毒迹象,经检查发现原来是车尾箱内的烧烤炉中的炭“死灰复燃”。 请回答:
(1)烧烤炉中的炭“死灰复燃”的主要原因      ,导致中毒的物质是      
(2)车尾箱内存放的灭火器最好是_____(填字母) (2)
A . 水基型灭火器 B . 干粉灭火器 C . 二氧化碳灭火器。
2、小明用蜡烛进行了下列活动。

(1)活动1:点燃蜡烛后,电子秤示数逐渐减小。蜡烛减小的质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2)活动2:用玻璃杯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2)
A . 可观察到蜡烛熄灭                                    B . 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         C . 该方法能准确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 蜡烛不会熄灭。
(3)活动3:把玻璃杯扣住高低两只燃烧的蜡烛,现象是      (填序号)

A.两只蜡烛同时熄灭       

B.高的蜡烛先熄灭       

C.低的蜡烛先熄灭     

D.蜡烛不会熄灭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四、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如下图,分别往A、B两支大试管中加入少量红墨水,其中试管A加入少量的活性炭,振荡,再分别往试管中加入一大团棉花(棉花的量以塞紧试管为宜),用玻璃棒把棉花轻轻推入至试管底部。

(1)没放棉花前,A试管中的现象是      
(2)放棉花后,A试管中的现象是      ,B试管中的现象是      ,棉花的作用是      
(3)若只做A试管实验则实验结论不严谨,原因是      

五、推断题(共2小题)

1、如下图是一个“珠漏“,A首先漏下,A﹣F分别代表6种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氧气、木炭、碳的某种氧化物、铁、氧化铁、硝酸银。


珠子漏下的规律:

①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第一个漏下;

②先漏下的珠子带动下一颗相互间能反应的珠子漏下,从而实现按A﹣B﹣C﹣D﹣E﹣F的顺序漏下。

(1)请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A      E      
(2)“碳的某种氧化物”是      ,它是A~F中的      
(3)请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中收集一桶含有Fe2(SO43、FeSO4 CuSO4和硫酸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制取碳酸亚铁并回收铜。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Fe2(SO43与铁可发生如下反应:Fe2(SO43+Fe=3FeSO4

FeCO3沉淀焙烧的反应方程式:FeCO3  FeO+CO2

(1)步骤I加入过童的金属X后发生      个化学反应,这些反应中有的属于化合反应,有的属于      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2)过滤是重要的实验手段,在此流程中需要用到过滤操作的是步骤         (填Ⅰ~Ⅲ)。
(3)金属A中的成分有      ,步骤III可以用简单的物理方法得到铜,也可以用化学方法得到,化学方法的反应方程式是      
(4)FeCO3沉淀隔绝空气进行“焙烧”制得还原铁粉的过程是FeCO3 FeO Fe,“焙烧”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        (填符号)

六、实验题(共1小题)

1、结合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      ,②      
(2)甲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并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填字母)

进行组装,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乙同学在实验中误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对比      ,他认定氯酸钾的分解速率明显比甲同学的快,原因是      
(4)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没有块状大理石,只有粉末状碳酸钠,为了控制反应速度,可选上述装置中的      (填字母)作为发生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若选择G装置,则由      端通入气体,检验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的方法为      

七、综合题(共1小题)

1、为了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氧气,并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这套装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现象分析

①点燃A处酒精灯,缓缓通入混合气体

 A中硬质玻璃管内固体      ,B,C,D无明显现象,E中石灰水变浑浊。

 A硬质玻璃管中铜粉的作用是      。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点燃B中酒精喷灯

 B中木炭粉减少,E中石灰水浑浊,液面下降。

 B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点燃C中酒精灯

C中现象      ,E中石灰水变澄清,液面下降

 C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      

④停止通入混合气体,并用止水夹夹紧进气口,熄灭A,B,C处的酒精灯和酒精喷灯

       处有液体导入(填A﹣F)

D装置的作用是      

(2)【拓展与思考】

①从步骤②开始E中液面开始下降的原因:      

②有同学认为该装置需要添加尾气处理理装置,你认为是否需要并说明理由:      

八、计算题(共2小题)

1、西红柿是营养极为丰富的食物,它含有一种具有重要生理功效的营养素一番茄红素(C40H56).如图是某牌子番茄红素胶囊的说明,请回答:

(1)番茄红素含有      种元素,各元素质量比为      ;每个番茄红素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核;
(2)若某健康成年人正在通过食用该胶囊来补充番茄红素,则她每天服用的番茄红素质量为      
2、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取9克石灰石于烧杯中并慢慢加入盐酸,测得反应过程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灰石中所含杂质的质量是      g
(2)通过计算求所用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以及生成二氧化碳质量            (该结果精确到0.1g)
(3)当加入      克盐酸时,反应恰好停止。
(4)根据以上数据画出产生的气体与加入的盐酸质量的关系图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