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 .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C . 元素的核电荷数 D .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A . B . C . D .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铁钉生锈 B . 煤的综合利用中,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 C . 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 D . 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KClO3    B . CaCO3    C . H2O2    D . O2
5、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 Cu2(OH)2CO3 2CuO+CO2↑+H2O B . SO3+H2O═H2SO4 C . H2+CuO Cu+H2O D . FeCl3+3NaOH═Fe(OH)3↓+3NaCl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的氮气、氧气混合均匀,而且保持着各自的化学性质 B . 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 21% C .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D . 氧气具有可燃性
7、焦亚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2O5)具有防腐作用。Na2S2O5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2    B . +2    C . +4    D . +6
8、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汽油用作燃料    B . 氮气用于制造氮肥 C . 焦炭用于炼铁    D . 干冰用作制冷剂
9、水是重要资源。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水体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因此工业污水都可直接排放 B . 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 . 海水淡化不能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D .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10、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区别各组物质的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
A . 用石蕊溶液来区别 CO 和 CO2 B . 用燃烧的木条来区别氮气、甲烷、空气 C . 通过闻气味来区别浓氨水和蒸馏水 D . 通过观察来区别氧化铜粉末和二氧化锰粉末
11、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炭和二氧化碳都可将氧化铁还原成铁 B . CO2 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 C . 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 CO 中毒 D . 碳具有可燃性,因此,在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12、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 2CO2+3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 C2H5OH    B . CH3OH    C . C2H4    D . C2H6
13、下列对分子、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 . 温度越高,分子体积变大 C . 干冰升华时分子间的间隔不变 D . 分子不同,性质不同
14、下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是非金属元素 B .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C . 该粒子最外层电子数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D . 该粒子可表示为X-
15、下列实验中,颜色变化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 . 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B . 将空气中燃着的硫伸入氧气中,火焰由淡蓝色变为蓝紫色 C . 在滴加酚酞溶液的蒸馏水中再滴加浓氨水,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 D . 把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纸花由紫变红
16、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 . 4Fe+3O2 2Fe2O3    B . H2CO3 H2O+CO2 C . CO2+C 2CO    D . 2KClO3 3KCl+2O2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B . 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化学反应的快慢 C . 16g 硫和 32g 氧气反应,可生成 48g 二氧化硫 D . 氮、氢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煤矿的矿井里伴生的煤层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 B . 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就会发生爆炸 C . 家用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时,说明燃料燃烧充分 D . 石油、煤和沼气都是化石燃料
19、如图所示装置是使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 . 燃烧的红磷熄灭后,过一会儿,集气瓶内压强下降 C . 燃烧足量的红磷,可使进入集气瓶的水占集气瓶体积的 D . 燃烧的红磷一熄灭,就要立即打开弹簧夹,并记录水进入集气瓶的刻度
20、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木炭还原氧化铜需要高温条件,所以是一个吸收热量的反应 B . 木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实验室可用该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C . 水和冰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所以它们的共存物是纯净物 D . 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粉的质量大,所以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一氧化碳、金刚石、二氧化碳、石墨、氮气等物质 中,可 用 于 制 玻 璃 刀的 是      ; 可用 作 气 体 肥料 的 是      ;可用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焊接金属时可用作保护气的是      
2、用化学用语表示。
(1)铝元素      ;2 个氯化氢分子      
(2)硝酸根离子      ;硫酸亚铁      
3、认识物质的组成,并从微观的角度来了解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都是很重要的学习化学的方法。
(1)从组成的角度看,碳酸钠由      组成。
(2)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 (2)
A . 氯气 B . 石墨 C . 硫酸铜 D . E . C60
(3)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从分子角度来看,这是因为      
(4)如图表示氧化汞受热分解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请在 A、B 中画出相应的微观粒子图            

4、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氮肥。请计算:
(1)CO(NH2)2 中,C、O、N、H 四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2)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结果精确到 0.1%)
(3)      克的 CO(NH2)2 中含有 14g 氮元素?(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三、流程题(共1小题)

1、人类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教学科研都离不开水。

(1)某学校饮水机可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净化过程如图1所示:图中“炭罐”的作用是      
(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可用硫酸铝作絮凝剂,絮凝剂的作用是      
(3)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      
(4)如图2所示,仪器X的作用是      ;水流方向是从      (填“a”或“b”)进入。

四、选择填充题(共1小题)

1、生石灰在生活、生产实际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1)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原理在实际中的用途是      (举一例)。
(2)小红同学在实验室取用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如图所示),如用其中的生石灰做与水反应的实验,请你预测实验现象      
(3)实验室保存生石灰的方法是      

五、推断题(共1小题)

1、在 A、B、C、D、E、F 六种物质中,A 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通常状况下,C、D、E 是无色气体,其中 E 是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存在如下转化关系:①A→B+C②D+E→C③F+D→Cu+C

请回答: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E      
(2)写出反应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六、简答题(共1小题)

1、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要得到68g 氯化锌,需要锌的质量是多少?

七、实验题(共3小题)

1、回答下列问题:
(1)小红同学挤压如图所示装置中滴管的胶帽,使其中的 Ca(OH)2 溶液滴入锥形瓶,并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2)在过滤的操作中,需要的仪器除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漏斗,还需要      ;过滤中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二低”中的其中“一低”是漏斗内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2、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

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装置 A 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当用装置E收集满 O2 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符合题意操作是      

(2)用装置 D 可以收集 NH3、O2、Cl2、CH4 等气体中的      
(3)实验室用装置B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查装置 B气密性的方法是:先      ,再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观察到      ,说明气密性良好。
3、以下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实验方案:

实验 1:取 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实验 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1g 二氧化锰,再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实验 3: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待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复上述实验。

请回答:

(1)“实验 1”中的实验现象是      ,原因是      
(2)“实验2”说明了      
(3)通过以上三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八、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1、懂得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对于我们符合题意处置火灾和进行自救至关重要。

(1)“实验 1”中,将大小相同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开放在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该实验可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实验 2”中,把一小粒白磷由 Y 型管的 a 处加入,再将Y型管放入盛有80℃热水的烧杯中。现用“实验 2”来研究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在Y型管的b处应放入      
(3)“实验 2”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图书馆内图书起火,应采取的灭火方法是      
2、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呢?请你参与探究。
(1)【提出假设】

假设 1: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少。

假设 2: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少

假设 3:      

(2)【设计实验】

现请你完成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假设 1

 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和盛

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      

 盛有空气的集气瓶空气中

      ;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假设 2

      

      

 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比人体

呼出的气体中      

假设 3

      

      

 空气中      的含量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实验小结】通过以上探究,我们知道了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水蒸气等气体的含量是不同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