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2018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统一检测理综生物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6小题)

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运输蛋白质的通道 B . 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参与 C . 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肽键的断裂造成的 D . 细胞间的通讯都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2、在人体细胞的呼吸过程中,下列变化不一定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是(   )
A . 丙酮酸的生成 B . 丙酮酸的转化 C . 乳酸的生成 D . CO2的生成
3、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若滤液细线画得过粗可能会导致色素带出现重叠 B . 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滴加0.3g/mL的蔗糖溶液后,若发生了质壁分离,则说明细胞有活性 C . 沃森和克里克,根据DNA的衍射图谱,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的概念模型 D . 调查人群中色盲的发病率时,若只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则会导致所得结果偏高
4、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共性是(   )
A . 对个体生存都是有利 B . 都有可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C . 都可以产生新的基因 D . 都可以用光学显微镜检测出
5、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 B . 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段(Ⅱ)上 C . 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患者的女儿一定患病 D . 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患病女性的女儿一定是患者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某生态系统中某个种群数量的增多,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 . 通过秸秆还田能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C . 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循环顺利进行 D . 河流受到轻微的污染仍然保持河水清澈,这说明其恢复力稳定性强

二、非选择题 (共6小题)

1、近年来冬季北方大部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对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明显影响。某科研小组选择冬季大棚中的番茄和草莓,在保持两种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肥料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研究不同空气质量对温室中植物的棚温、光合有效辐射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表:

空气质量级别

番茄

草莓

棚温℃

光合有效辐射

(μE ▪m-2 ▪s-1

光合速率

(μmol▪m-2 ▪s-1

棚温℃

光合有效辐射

(μE ▪m-2 ▪s-1

光合速率

(μmol▪m-2 ▪s-1

二级良

25.6

987

20.4

27.3

994

20.11

三级轻度污染

23.4

746

19.6

26.1

785

18.72

四级中度污染

23.5

477

17.1

26.1

428

17.41

五级重度污染

22.2

325

11.8

24.6

428

10.10

(注:光合有效辐射是指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能够被光合色素吸收并转化的太阳能辐射能量)

(1)当空气质量由三级升为四级污染时,植物光合速率下降。这主要是由于      ,导致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      减少。
(2)当处于五级污染时,导致草莓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3)分析以上数据可得知,在空气质量处于四级中度污染以上时,番茄棚和草莓棚应分别采取      措施来维持植物的光合速率。
(4)分析番茄叶肉细胞有机物的成分时检测到有少量淀粉存在,如何证明其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请写出简单实验思路加以证明:      
2、根据所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某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根据图中信息,只有当      时,该植物的花色才表现为红色,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 , 理论上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2)下图是一个苯丙酮尿症家族系谱图:

①请根据上图判断苯丙酮尿症遗传方式,并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②现需要从第Ⅳ代个体中取样(血液、皮肤细胞、毛发等)获得该缺陷基因,请选出提供样本的较合适个体,并分析选与不选的原因。      

3、下图表示正常成年人体内的X(某种细胞或化学物质)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X代表血糖,在空腹情况下a→b时段血糖浓度升高的主要途径是      , b→c的变化过程与血液中      的含量升高有关。
(2)若X代表抗利尿激素,当c时刻内环境渗透压升高,c→d时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      
(3)若X代表CO2 , 则c→d时段呼吸强度增加,其原因是CO2刺激了位于      的呼吸中枢。
(4)若X代表浆细胞,则在二次免疫过程中,c→d时段的浆细胞由      增殖、分化而来。一段时间内,疫苗需要重复注射,其目的是      
4、首次迁入一个新区域的种群通常被称为侵殖种群,在它们刚刚迁入时,种群个体越来越多,个体数量呈现指数增长,会形成急剧上升的J型曲线。然而,这种情况在自然界几乎是不会发生的。实际上,当种群数量达到一定时,增长便会慢下来,并稳定在某一个环境能承受的水平上。
(1)兔在刚引入澳大利亚最初一段时间,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这是因为      
(2)稳定的种群会以一种有规律的方式在      值上下波动。有些种群的数量波动很小、比较稳定,而有些则波动会较大。
(3)当在某一区域引入新物种后,可能会对当地其他生物的环境容纳量产生有影响,如:当凤眼蓝(水葫芦)进入某一河流时,因为他的迅速生长会导致许多环境资源衰竭,使      的环境容纳量降低;而在条件适宜的沙漠地区引种植物,最大的可能就是会使当地      的环境容纳量提高。
5、以下是制作酸奶的生物化学过程:将适宜的菌种接种到牛奶中,产生的乳酸使牛奶蛋白凝聚形成浓稠的酸奶。酸奶的发酵剂中含有大体等量的两种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牛奶中的乳糖产生乳酸,还产生多肽酶,将牛奶蛋白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这些反应会刺激嗜热链球菌生长,产生二氧化碳和甲酸,使得发酵液的pH降低,这又会促进保加利亚乳杆菌的生长和代谢。
(1)用于制作酸奶的牛奶原液首先必须进行高温处理,其目的是      ,以保证接种

后的正常发酵;操作者的双手需进行清洁和      ;操作间内静止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物理方法      杀灭,也可以用化学试剂      (列出两种)进行消毒。

(2)牛奶原料中不能含有抗生素,这是因为      
(3)发酵剂中的两种细菌之间的关系属于      
(4)包装的酸奶在2~4℃下保存,这样可使细菌存活但无活性,食用酸奶前不需要杀死

细菌这是因为用于酸奶发酵的两种微生物      ,且能抑制人体中的某些有害菌群,因此不必灭菌即可食用。

6、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结合多种现代生物技术大量生产出人类需求量大的一些药物,如我国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制和生产就已取得极大的成功。目前科学家已在牛和羊等动物的乳腺生物反应器中表达出了抗凝血酶、血清白蛋白、生长激素等重要药品,大致过程如图所示:

(1)哺乳动物的体外受精主要包括[a]      、[b]      和受精等几个主要步骤。若要充分发挥优良母畜的繁殖潜能,可给供体注射      ,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 
(2)在过程c中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酶、DNA连接酶,构建好的重组质粒在其目的基因前要加上特殊的启动子,启动子是      识别、结合位点。  
(3)d过程常用的方法是      ,e过程的名称为      ,胚胎移植的实质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      的转移。 
(4)若要一次获得多只完全相同的转基因牛,应采用胚胎分割技术,通常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      或桑椹胚。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肇庆市2018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统一检测理综生物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