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欧洲的君主专制同步练习题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 (共20小题)
①主张“君权神圣”
②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
③认为国王与上帝同等重要
④认为君主是秉承上帝意愿的统治者
①天主教会拥有精神和世俗权力
②中世纪的欧洲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王国
③贵族封臣对国王不负有任何义务
④贵族封臣实际上是一种封建割据势力
二、材料分析题 (共5小题)
图一 图二
有人认为,彼得一世领导的近代化改革有很大的局限性。他只重视以军事技术为核心的西方技术文明,以及西方的一些艺术和生活方式,却忽视了学习西方的制度。他建立了许多工厂,但工人都是农奴,劳动力是强迫来的,因而没有劳动积极性。18世纪的俄国依旧是一个专制的农业国,没有社会变革的力量。彼得大帝领导的工业化,就像是在沙漠上插花,土壤没有改变,插得再多也没有用。
彼得一世在力图使俄国欧化的同时,也继承和强化了传统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完全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来进行改革。俄国农民不仅在经济上为彼得一世的政策承受了沉重的负担,而且在人身方面受到更残酷的奴役。从彼得一世时期起,贵族地主可以任意判决村民从事强迫性劳动,甚至将村民赶走。
——据《现代化通病》整理
材料一 “国王完全有理由被尊称为神,因为他在人间行使类似神权那样的权力……国王是神在人世间带着呼吸的翻版。”
—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汉代著名思想家董仲舒
材料一 17世纪以来,法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等欧洲大陆的主要封建国家,封建落后势力仍然很强大,有的地方封建割据严重,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当时,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相当弱小,无力改变现状,因此希望借助王权的庇护,获得自身的发展。封建君主也想借助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进行改革,打击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自己的统治。
——严志梁《高中历史资料阅读》
材料二 国王的政权依靠市民打垮了封建贵族权力,建立了巨大的、实质上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而现代的欧洲国家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就在这种君主国里发展起来。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
材料一 107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坚持自己拥有本国境内的“神职授任权”,与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发生争执,结果,格列高利七世开除了亨利四世的教籍。亨利四世只得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据说,亨利四世身穿罪衣,站在城堡门口三天,才获得教皇的赦免。历史上称为“卡诺莎事件”或“卡诺莎之辱”。
材料二 下图是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庄园。贵族领主住在领地的城堡里,农奴在领地的庄园里劳作。领主在自己的领地内随意制定法律,铸造钱币,控制贸易,征收税款,而且彼此经常混战。
材料三 中世纪许多城市,经过斗争,在城市内部管理上不受国王或大封建领主的干预。城市居民组织了城市自治机关,选举市议会成员及其他公职人员,设立自己的法庭、税收财政系统,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对封建领主只缴纳定额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