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树人学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1、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 干冰 B . 氯化钠   C . 金刚石     D .
2、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有一种氨基酸的化学式为C2H5NO2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氨基酸分子相对而言分子质量为75g B . 该分子由两个碳元素、五个氢元素、一个氮元素、两个氧元素构成 C . 该分子中含有NO2分子 D . 该分子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5:1:2
3、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
A . B . C . D .
4、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 要求的是(   )
A . 推广利用太阳能 B . 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 . 家庭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D . 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5、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铁生锈         B . 酒精挥发         C . 蜡烛燃烧       D . 纸张燃烧
6、下列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 . 羊毛    B . 玻璃钢    C . 涤纶    D . 不锈钢
7、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
A . 苏打—NaHCO3    B . 胆矾—CuSO4    C . 生石灰—Ca(OH)2    D . 酒精—C2H5OH
8、下列是取出少量固体粉末并装入试管进行加热的过程,其中错误的是 ( )
A . 取出固体粉末    B . 将固体粉末装入试管    C . 点燃酒精灯    D . 加热固体粉末
9、人体内元素失衡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下列疾病可能与缺钙有关的是(   )
A . 佝偻病        B . 大脖子病         C . 贫血症        D . 智力低下
10、气焊或气割主要用到的气体是乙炔(设化学为M),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5O2 2H2O+4CO2则乙炔的化学式为(    )
A . CH4    B . C2H2    C . C2H4    D . C2H6
11、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氯化氢与氨气相遇,有大量的白烟生成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 . 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 . 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12、生活中的下列事件,利用了溶解原理的是(   )
A . 将硬水变为软水    B .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 . 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D . 海水晒盐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唾液淀粉酶是生物催化剂,能催化生物体内所有的反应 B . 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化合物是植物营养素,随意排放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C . H2O分子和NH3分子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总数,故属于同种元素 D . 用适量的食醋可以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14、下列关于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铁和刚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含碳量不同 B . 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C . 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 D . 金属钠和铝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铝的原子结构不同
15、初中化学里有美丽的化学现象和丰富的化学变化,下列有关现象与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有气泡产生的变化不可能是物理变化 B .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变化可能是化学变化 C . 一种固体与一种液体混合,固体完全消失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D . 无色的氧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变为淡蓝色的液体是化学变化
16、实验室许多药品都需密封保存,下列对药品密封保存原因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浓盐酸——防止挥发    B . NaOH溶液——防止与CO2反应 C . 浓硫酸——防止吸水    D . 生石灰——防止与氧气反应
17、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50g B . t2℃时,在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C . t2℃时,将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 . t1℃时,将30g甲放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18、利用超临界水技术处理废弃电路板,能得到由CuO和Cu2O组成的固体残渣,将残渣进行进一步处理可得硫酸铜晶体(CuSO4•5 H2O)等物质。处理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Cu2O + H2SO4= CuSO4 + Cu + H2O)

A . I中含过滤操作,II中不含过滤操作 B . 溶液甲和溶液乙一定为硫酸铜的饱和溶液 C . 残渣的处理流程中,H2SO4和CuSO4实现了循环利用 D . 经操作I后,残渣由22.4g减少为6.4g,则经过一次循环后能得到硫酸铜晶体50.0g

二、多选题(共2小题)

1、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
A . 为了使西瓜更甜,大量使用增甜剂 B . 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加碘盐 C . 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可在食品包装袋内充入氢气 D . 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
2、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杂质)

操作方法

A

CO(CO2)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洗气、干燥

B

NaOH(Na2CO3)

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C

氯化钠(泥沙)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

D

铁粉(铜粉)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A . A    B . B    C . C    D . D

三、简答题(共2小题)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符号填空

“雷雨发庄稼”暗含着氮元素在自然界的转化: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硝酸。

①两个氮分子      ;     ②+2价氮的氧化物      

③三个硝酸根离子      ; ④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2)用下列字母符号填空

A.碳酸氢钠        

B. 漂白粉         

C. 生石灰         

D.己烷

①.      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②.      可用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③.      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    ④.      可用作提取大豆中油脂的溶剂。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在氧气中燃烧:       

②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③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④铁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2、化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改善生活。
(1)紫薯营养丰富,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下表是100 g紫薯粉的营养成分含量表:

营养成分

含量(每100 g)

营养成分

含量(每100 g)

水分

9.9 g

钙元素

23.00 mg

脂肪

0.2 g

铁元素

1.10 mg

蛋白质

4.8 g

硒元素

0.02 mg

淀粉

82.5 g

其他

……


① 紫薯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为脂肪、淀粉和      

②以上营养成分中      (填元素符号,下同)是人体中含有的微量元素,      摄入不足,会导致骨质疏松、佝偻病;

③在酶的作用下,淀粉先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再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写出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化学方程式      

(2)创新发展材料技术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①石墨烯可用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里主要利用了石墨烯的      性;

②高铁座椅内填充有聚氨酯软质泡沫。聚氨酯属于      (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

③高铁信息传输系统中使用了光导纤维。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填字母);

a.铜                   

b.石墨               

c.二氧化硅

④基础工程建设中常用到水泥、玻璃、钢材等。在钢材中添加铬、镍等元素的目的是      

四、综合题(共2小题)

1、下表是我国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部分内容。

项目

标准

感官指标

无异味、异臭等

化学指标

pH 6.5~8.5,铜<1.0mg•L-1 , 氟化物<1.0mg•L-1 , 游离氯≥0.3mg•L-1


(1)感官指标表现的是自来水的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若化学指标中的 pH=8时,表明自来水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3)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液氯可以作为饮用水消毒剂。下图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 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反应中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

(5)饮用水消毒剂除了液氯以外,还有氯胺(NH2Cl)、臭氧(O3)等。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      。NH2Cl中氯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6)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可以用来代替Cl2进行自来水的消毒。制取ClO2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分解的实验探究。

【猜    想】草酸亚铁晶体分解会产生CO、CO2和H2O三种气体。

【实验方案】按照上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

【问题讨论】

(1)实验开始前需要先鼓入一段时间的N2 , 该操作的目的为      
(2)C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3)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4)【结果分析】定性分析:

①试管D中出现浑浊,证明产物中有      存在;证明分解产物中存在CO的现象是      

②小明认为应增加H装置,则H装置应放在      两个装置之间,若观察到      ,则证明有水生成;

(5)定量分析(假定每一步反应进行完全):取3.6g样品进行上述实验,测得装置A硬质玻璃管中残余1.44g黑色固体FeO,装置F中硬质玻璃管固体质量减轻0.32g,则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分解得到的CO2的质量为      
(6)【反思评价】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套实验装置的明显缺陷是      
(7)文献显示,FeC2O4•2H2O受热分解时,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写出加热到400℃时,FeC2O4•2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图像,若有3.6gFeC2O4•2H2O在敞口环境中充分加热,最终得到红棕色固体1.60g,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由此,你认为进行该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是      

五、实验题(共1小题)

1、根据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仪器的名称:a      ,b      
(2)用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将装置A和D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      ,目的是      
(3)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其发生装置可用C(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的优点是      ,如用E装置收集CO2 , 则气体应从      端通入(填“c”或“d”)。

六、流程题(共1小题)

1、某工厂的固体废渣中主要含Cu和CuO,还含有少量Cu2O和SiO2等。利用该固体废渣制取Cu(NO3)2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资料】①硝酸受热易分解,且硝酸具有挥发性;

②二氧化硅不溶于酸。


(1)Cu、CuO及Cu2O均能溶于稀硝酸。“酸溶”时加入过量的稀硝酸的目的是      
(2)“酸溶”时,反应温度不宜超过70 ℃,其主要原因是      ,若保持反应温度为70 ℃,欲加快反应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为      
(3)“中和”时,试剂A最好选用      (填字母)。

a.Fe2O3    

b.CaCO3     

c.Cu(OH)2

(4)“过滤”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      ,所得废渣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5)由Cu(NO3)2溶液制Cu(NO3)2晶体的操作方法:蒸发浓缩、      、过滤、冰水洗涤、低温烘干,采用冰水洗涤的目的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扬州树人学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