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二章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反应SO2+O2
2SO3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1 , 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1·s-1 , 则这段时间为( )

A . 0.1 s
B . 2.5 s
C . 5 s
D . 10 s
2、在一定条件下,将A2和B2两种气体通入1 L密闭容器中,反应按下式进行:x(A2)(g)+y(B2)(g)
2C(g),2 s后测得反应速率如下:v(A2)=0.4 mol/(L·s),v(B2)=1.2 mol/(L·s),v(C)=0.8 mol/(L·s),则该x和y的值分别为( )

A . 2和3
B . 3和2
C . 3和1
D . 1和3
3、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 , 开始反应时,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甲:500℃,10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乙:500℃,V2O5作催化剂,10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丙:450℃,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丁:500℃,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A . 甲、乙、丙、丁
B . 乙、甲、丙、丁
C . 乙、甲、丁、丙
D . 丁、丙、乙、甲
4、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
A . 加热
B . 不用稀硫酸,用98%浓硫酸
C . 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 .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5、下列反应中符合下列图像的是( )
A . N2(g)+3H2(g)
2NH3(g) ΔH=-Q1kJ·mol-1(Q1>0)
B . 2SO3(g)
2SO2(g)+O2(g) ΔH=+Q2kJ·mol-1(Q2>0)
C . 4NH3(g)+5O2(g)
4NO(g)+6H2O(g) ΔH=-Q3kJ·mol-1(Q3>0)
D . H2(g)+CO(g)
C(s)+H2O(g) ΔH=+Q4kJ·mol-1(Q4>0)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H>0的化学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B . 反应2NO2(g)
N2O4(l)的熵(体系的混乱度)增大(即△S>0)
C . FeCl3和MnO2均可加快H2O2分解,同等条件下二者对H2O2分解速率的改变相同
D . Mg(OH)2固体在溶液中存在平衡:Mg(OH)2(s)
Mg2+(aq)+2OH-(aq),该固体可溶于NH4Cl溶液


7、在初始温度为500℃、容积恒定为10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如图充料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H=-25kJ/mol。已知乙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为开始时的0.55倍;乙、丙中初始反应方向不同,平衡后对应各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刚开始反应时速率:甲>乙
B . 平衡后反应放热:甲>乙
C . 500℃下该反应平衡常数:K=3×102
D . 若a≠0,则0.9<b<l
8、在一密闭容器中,当反应aA(g)
bB(g)+c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最终测得A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原来的55%,则( )

A .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 a>b+c
C . 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大
D . 以上判断都错误
9、一定温度下,向10 mL 0.40 mol/L H2O2溶液中加入适量FeCl3溶液,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所示。资料显示,反应分两步进行:
①2Fe3++ H2O2 = 2Fe2++ O2↑+ 2H+ , ② H2O2 + 2Fe2+ + 2H+ =2Fe3++2H2O,
t / min | 0 | 2 | 4 | 6 |
V(O2) / mL | 0 | 9.9 | 17.2 | 22.4 |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0~6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 = 3.33×10-2 mol/( L·min)
B . Fe3+的作用是增大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C . 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反应②是放热反应
D . 反应2H2O2(aq) = 2H2O(l) + O2(g)的△H > 0
10、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浓度在20 s内由3.0 mol/L变为1.0 mol/L,则以该反应物浓度的变化表示2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 . 0.05 mol/(L·s)
B . 0.10 mol/(L·s)
C . 0.15 mol/(L·s)
D . 2.0 mol/(L·s)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反应3A(g)+B(g)═2C(g)在三种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同一时间内,测得的反应速率用不同的物质表示为①vA=1mol/(L•min)、②vC=0.5mol/(L•min)、③vB=0.5mol/(L•min),三种情况下该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用序号表示)
2、某温度下,在2 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态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中的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5 min内用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3)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一般用粗锌替代纯锌和稀硫酸反应,这是利用 原理加快了氢气生成的速率。
3、
(1)在反应A(g)+3B(g)=2C(g)中,若以物质A表示的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 mol·L-1·min-1 , 则以物质B表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mol·L-1·min-1。
(2)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2和3 mol H2 ,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 s后测得N2为1.9 mol,则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3)将10 mol A和5 mol B放入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某温度下发生反应:3A(g)+B(g)
2C(g),在最初2 s内,消耗A的平均速率为0.06 mol·L-1·s-1 , 则在2 s时,容器中有 mol A,此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