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操作要规范符合题意.下列实验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2、下列日常生活的操作过程中,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将牛肉串放在炭火上烧烤
B . 将水烧到沸腾变成水蒸汽
C . 将豆腐发酵制成臭豆腐
D . 没有擦干水的铁锅生锈
3、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将石墨制成电刷用在动车与电路的连接就充分利用了石墨的性质。请你判断将石墨制成电刷与下列石墨的哪一方面性质无关( )
A . 稳定性
B . 滑腻感
C . 还原性
D . 导电性
4、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微观粒子构成的.在下列的微观粒子中,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是( )
A . 原子
B . .质子
C . 中子
D . 电子
5、有一包黑色粉末,在高温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后,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紫红色,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淸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是( )
A . 炭粉
B . MnO2
C . CuO
D . CuO 和炭粉
6、我国制造的C919飞机使用了高温陶瓷材料(Si3N4)中,其中氮元素为﹣3价,则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2
B . +4
C . ﹣3
D . +3
7、向100克10%的氯化钾溶液里,加入100克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 )
A . 10%
B . 5%
C . 20%
D . 15%
8、下列的粒子图示中(不同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有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9、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很多,但它们都具有相似的性质.下列现象中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10、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遵守质景守恒定律.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Mg+O2
MgO2
B . S+O2
SO2
C . C+CuO
Cu+CO↑
D . 2H2O2
2H2O+O2↑




11、某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 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 . 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 . 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 . 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变
12、图为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图示.其配制该溶液符合题意的操作实验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⑤④③②①
C . ③④②①⑤
D . ④⑤①②③
13、某化合物4.6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有( )
A . 一定只含有碳元素
B . 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 . 一定含有碳、氧、氧三种元素
D .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14、利用物质的性质进行鉴别、除杂质是化学中的常用方法.下列实验操作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请用H、C、O、Cu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按要求完成下列内容的填写:
(1)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粒子的化学符号:
①两个氧原子 ②两个氧气分子 ③两个氧离子 ④铜离子
(2)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一种黑色的氧化物 ②可燃冰的主要成分 ③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
(3)用上述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①有两种氧化物参加的化合反应 ②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 .
2、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代号).
(2)以上四种粒子中,能得到电子的是 (填字母代号).
(3)D元素的名称是 ;D中x= .
三、填空题(共1小题)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根据信息要求选择适当物质的编号填入下列表格的相应空格里.
信息要求 | 编号 | 信息要求 | 编号 |
⑴能吸附异味的固体物质是 |
| ⑷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
⑵可用于灭火的物质是 |
| ⑸导致煤气中的物质是 |
|
⑶液态呈淡蓝色的单质是 |
| ⑹最为理想的燃料是 |
|
A.氧气;B.活性炭;C.石油;D.二氧化碳;E.一氧化碳;F.氢气.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如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根据溶解度曲线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能力,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用“>”“<”“=”符号填写)
(2)t2℃时,所得的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 .
(3)t2℃时,配制三种物质的溶液处于M点时,达到饱和状态的物质有 .
(4)在t2℃时,将50克A物质充分溶解于40克水里,可得到溶液的质量是 克.
(5)将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五、实验题(共2小题)
1、如下图是CO与氧化铁的反应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开始实验时,要先通一段时间的一氧化碳后才能点燃A处的酒精喷灯,其目的是 .
(2)A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图示,结合实验装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实验仪器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③ .
(2)实验室制取气体,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査装置B气密性的操作方法:用弹簧夹密封导气管,向仪器②中注水,观察到 ,说明装置“漏气”.
(3)若实验室用装置A来制氧气,则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编号),写出制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5)常温下,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实验室可用硫化亚铁(FeS)固体与稀硫酸来制取,制硫化氢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硫化氢气体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编号)
六、推断题(共1小题)
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A、D、E都含有钙元素,B、C、D是氧化物,且常温下B是气体、C是液体、D是固体.结合下列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物质X是由 元素组成的.
(2)写出D物质的一种用途 .
(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①A
B+D: ;②C+D→E: .

七、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下列是初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的部分实验图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中,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所用的物质是(木炭、红磷、铁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②中,向烧杯里燃着阶梯蜡烛倾倒CO2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该现象说明二氧化碳有的物理性质.
(3)实验③中,将溶液进行过滤的操作时,玻璃棒在实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4)实验④中,根据实验的现象,说明NaOH固体溶于水会(“放出”或“吸收”)热量.
(5)实验⑤中,实验室制氧气的实验,MnO2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当观察到燃烧的木条,证明集气瓶己收集满氧气.
(6)实验⑥中.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八、计算题(共1小题)
1、一定质量的锌与过量的稀硫酸溶液充分反应,反应情况如图所示.求:


(1)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
(2)当锌与稀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需稀硫酸溶液质量。
(3)所用的稀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