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生物高考二模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6小题)

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酶具有催化作用,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B . 所有细胞器都含蛋白质,但不一定含磷脂 C . 所有能源物质都是糖类,所有糖类都是能源物质 D . DNA只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2、第4次大熊猫调査结果显示:全国野生大熊猫1864只,圈养375只,栖息地258-349万公顷,栖息地保护区67个,大熊猫在国内得到很好的保护。若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至栖息地保护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放归圈养的大熊猫会使栖息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B . 栖息地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因大熊猫的放归而受到影响 C . 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栖息地是通过增加迁入率来提高其种群密度的 D . 放归大熊猫后,栖息地的大熊猫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都可能增大
3、如图为真核细胞内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DNA分子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向都是5'→3' B . 解旋酶能使DNA分子解开双螺旋,同时需要消耗ATP C . D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相邻的核糖核苷酸连接成子链 D . 由图示可知,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4、下列生理活动不是单向进行的(   )
A . 机体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B . 性激素在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转移和运输 C . 胰岛素在胰岛B细胞内的合成与分泌的过程 D . 动物肝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的过程
5、绿色植物青萍在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方面有重要价值。为探究不同浓度Zn2+对青萍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某研究者将生长状况一致的青萍清洗后随机均分为若干组,分别置于含有不同浓度的ZnSO4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在适宜条件下培养96h。一段时间内青萍个体增殖率及其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当Zn2+浓度为5mg/L时,靑萍的叶片在光反应阶段吸收的光能最多 B . 当Zn2+浓度为10mg/L时,青萍叶绿素含量减少,个体增殖受到抑制 C . 当Zn2+浓度为10mg/L时,青萍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会暂时增加 D . 青萍的个体增殖率及其叶绿素含量均可能与细胞分裂素有关
6、为确定果蝇A性状和B性状的相对显隐性,某研究者将正常的具有A性状的雄果蝇与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具有B性状的雌果蝇进行杂交,得F1。已知控制A性状和B性状的基因均位于果蝇的Y染色体上且位置相同,在减数分裂过裎中,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细胞,其两条染色体可移向细胞一极,另一条移向另—极;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个体为可育雌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个体为可育雄性,染色体组成为XXX和YY的个体致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亲本雌果蝇可产生4种配子,F1的雌雄比例为1:1 B . A性状和B性状的遗传雌雄果蝇中都可能出现 C . 若雄性后代表现为A性状:B性状=4:1,则A性状是显性 D . 若雄性后代表现为A性状:B性状=3:2,则B性状是显性

二、非选择题 (共6小题)

1、某学习小组在学习用过氧化氢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后,进行了以下实验:取3支洁净的试管,依次编号为1~3,分別向各试管中加入2mL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分别向1~3号试管加入1mL的HC1溶液、蒸馏水和NaOH溶液,使其pH分别为2、7、12,最后向各试管中均加入2滴的新鲜肝脏研磨液。结果发现2号和3号试管都有大量气泡产生,而1号试管几乎无气泡产生。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与预期不符,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认为:pH也可能影响过氧化氢自身的分解,为验证此假设他们又进行了下表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酸性(pH=2)

中性(pH=7)

碱性(pH=12)

试管编号

a

b

c

d

e

f

步骤一

向1mLHCl溶液中滴加2滴新鲜肝脏研磨液

向1mLHCl溶液中滴加2滴蒸馏水

向1mL蒸馏水中滴加2滴新鲜肝脏研磨液

B

向1mLNaOH溶液中滴加2滴新鲜肝脏研磨液

C

步骤二

向各试管中加入2mL过氧化氢溶液

单位时间气泡量

A

大量

少量

大量

大量

(1)上表所示实验的自变量除pH外,还有      。表中的A、B、C分別表示                  
(2)从表中实验方案可推测该小组认为3号试管中实验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2、如图是小麦果实的结构及其发育的模式图,图中①②③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请问答下列问题:

(1)萌发初期,小麦胚乳被包裹在果皮和种皮内(氧气无法进入),淀粉在物质A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①过程中除最终产生热量外,还产生      (至少答出两种)等物质。若用一定浓度的      (填激素名称)处理,则小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产生物质A。
(2)萌发时,胚乳中的部分有机物供胚发育成幼苗,在此过程中,胚细胞经过      形成幼苗。假设种子萌发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来自胚乳。已知1d内每粒小麦种子胚乳干重减少7.1mg,每粒萌发种子干重减少3.6mg,则该段时间内每粒种子的有机物转化速率为      mg/(粒•d)。
(3)已知小麦种子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在萌发后期发现,小麦种子在单位时间释放的CO2量多于02吸收量,原因是      
3、某生物学家将一定量的某溶液和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別注入两组生理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从两组小鼠体内分別分离得到细胞X、Y,将其制成细胞悬液1和细胞悬液2。若分別将少量该溶液注入两种细胞悬液中,几天后,发现细胞悬液1中有大量抗体,而细胞悬液2中只有少量抗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量的某溶液中含有      。细胞X和细胞Y的名称分別是            
(2)若干天后,再次注入该溶液后,细胞悬液1发生的具体生理过程为      
4、科研究人员用纯种高茎豌豆(DD)则与矮茎豌豆(dd)进行杂交获得了若干种子,将这些种子置于4℃下诱导培养36h后将其转移到室外,使其发育成幼苗(F1),并自然培养至结出种子,播种后他意外发现一株F1植株的后代高茎与矮茎之比约是35:1。对此现象,该研究人员进行如下分析:
(1)提出假说:低温导致萌发的种子(F1)发生了可遗传变异中的      变异,该种子发育成的植株的基因型为      ,F1在自然状态下结出的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2)若上述假说正确,则F2的体细胞中最多含      个D基因。若F2单株自交获得F3 , 发现有的植株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      
(3)满足以上分析的前提条件是      (答出两点即可)。
5、农作物秸秆中含有的纤维素阻碍了堆肥技术在处理有机固体废物领域的发展。为提高堆肥品质:科研人员探究了温度对纤维素分解菌分解能力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①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分离及纯化→②纤维素分解菌菌株数量测定→③纤维素酶活力测定和降解滤纸能力的检测。请问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则必须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      ,接种所需的培养基中通常加入      制成固体培养基。已知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在45~65℃之间,欲从45~65℃的恒温箱中筛选出能高效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请写出测定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      
(2)步骤②中,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下培养细菌10d后,用      (填一种实验用具)在显微镜下可计算细菌数量。此方法中的“条件”至少包括:适宜温度、以      作为唯一碳源的      (填“固态”“半固态”或“液态”)培养基等。可用台盼蓝染液鉴定视野中细菌是否死亡,原理是      
(3)步骤③中,酶活力可用培养基上菌落直径及      来表示。
6、烟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易遭受病虫害。为获得抗虫的烟草植株,可将抗虫基因导入烟草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农杆菌的Ti质粒上的T-DNA具有      的特点。将抗虫基因插入T-DNA上,导入用      处理过的农杆菌,筛选成功后让其侵染能分泌      化合物的烟草细胞,在该化合物的诱导下,Ti质粒上的T-DNA依次穿过农杆菌的细胞壁、细胞膜,以及烟草细胞的      、细胞膜、核膜进入烟草的细胞核中,最后再通过      技术获得转基因烟草植株。该技术是否成功还需要进行检测与鉴定,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方法是      
(2)上述方法虽比较经济,但是会存在安全性问题,如将抗虫基因导入到烟草细胞核的染色体DNA上,则抗虫基因会随      (填“花粉”或“卵细胞”)扩散传播,容易产生基因污染,故可以通过基因枪法将      打入烟草细胞叶绿体以实现转化。同时还应注意,目的基因需导入植物细胞叶绿体的非基因序列中,目的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南省安阳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生物高考二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