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高二选修三第四单元第14课“冷战”的缘起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0小题)

1、二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其主要原因是(  )
A . 美苏争霸必须导致双方对立 B . 意识形态的分歧必然导致同盟关系的破产 C . 两极格局关系的实质是两强争霸 D . 苏联和各国革命力量的壮大妨碍了美国称霸
2、19世纪中期,法国政治家托克维尔“以惊人的洞察力预言”一百年之后的世界格局:“它们起点各异,所走的道路也不相同,然而似乎是天意要它们各左右半个地球的命运。”一百年之后的“它们”指的是(  )
A . 美国与苏联 B . 德国与日本 C . 英国与德国 D . 美国与中国
3、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
A . 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 . 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 . 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 . 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4、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昨晚我做了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   )


A . 苏联实力最强 B . 罗斯福野心最大 C . 美苏矛盾是主要矛盾 D . 三国争霸意图明显
5、下图是雅尔塔会议会场,就是在这张会议桌上,战后的世界秩序被基本确定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形成的雅尔塔体制主要就哪些问题达成协议(   )

①结束战争                  ②处置法西斯

③战后世界安排           ④组建军事集团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6、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   )


A . 美苏大国根据自己的战略意图对世界格局的划分 B . 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局面 C . 维护世界和平、民主及安全 D . 美苏等大国斗争与妥协的产物
7、一部分学者认为,雅尔塔体制的主要作用是诱发国际危机、威胁世界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爆发的200多场局部战争中,美苏介入的比例明显呈上升趋势。这些学者立论依据是(   )


A . 雅尔塔体制建立的背景 B . 雅尔塔体制的内容 C . 雅尔塔体制的实质 D . 雅尔塔体制下的历史现状
8、下列表述能够体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制共同点的是(   )


A . 大国凭借实力建立国际关系格局 B . 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 C . 惩治了法西斯战犯 D . 确立了新的世界殖民体系
9、丘吉尔曾说:“我的一边坐着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句话反映了(   )

①英国国际地位的上升                     ②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

③美苏重新划分世界                      ④美苏平起平坐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③
10、苏联之所以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美国抗衡,共同主宰世界,除了实力强大外,国际威望提高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而苏联的国际威望之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大提高,是因为苏联(   )


A . 将工作重心从和平建设转向了战争 B . 苏联军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巨大 C . 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 D . 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卓越贡献
11、“华莱士是个彻头彻尾的妥协分子。他想让我们解散武装部队,把我们的原子弹秘密给苏联人,盲目信任克里姆林宫政治局一帮冒险分子。……赤色分子,冒牌货和亲共人物似乎勾结起来,成了国家的危害。”这则写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日记的背景可能是(   )


A . 美苏两国由战时盟友变成战后对手 B . 美国国内亲共势力强大 C . 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 D . 美、苏双方势均力敌
12、斯大林曾说:“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扩大自己在世界的影响 B . 推行自己的社会制度 C . 建立自己领导的势力范围 D . 抵制美国的霸权政策
1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这表明(   )


A . 美国的世界霸权政策昭然若揭 B . 美国要领导西方国家对抗苏联 C . 美苏同盟关系公开破裂 D . 美国要同苏联进行合作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凯南评述的是美苏(   )


A . 都成为超级大国 B . 进行“冷战”对峙 C . 共同对付法西斯 D . 军事实力接近
15、下列表述能够体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制共同点的是(  )
A . 大国凭借实力建立国际关系格局 B . 惩治了法西斯战犯 C . 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 D . 确立了新的世界殖民体系
16、对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影响最大的事件是   (  )
A . 联合国成立 B .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D . 美国垄断核武器
17、关于雅尔塔体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雅尔塔体系是根据一系列会议划分美苏两国的世界范围的精神而形成的 

②雅尔塔体系建立在美苏两国势力均势基础之上

③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④雅尔塔体系没有任何进步意义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
18、美国总统杜鲁门(1945年)说:“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恺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这说明(  )

①美国的世界霸权政策昭然若揭               ②美国要领导西方国家对抗苏联 

③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公开破裂                  ④美国要同苏联进行合作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9、下列各项不符合战后初期美国状况的是(  )
A . 确立了自己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霸主地位 B . 确立了自己在全球的霸主地位 C . 把苏联和东欧国家看做其称霸的最大障碍 D . 制定了称霸全球的战略
20、1945年5月9日晚,当莫斯科的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时候,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场刚刚开始的“战争”(  )
A . 范围局限于欧洲,以冷战形式出现 B . 双方势均力敌,但始终是美攻苏守 C . 从根本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D . 意识形态色彩十分浓厚

二、材料分析题 (共5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并不仅仅是“二战后出现的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和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庭抗礼的国际关系格局”,即两极格局;相反,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是整个战后的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在这一点上,雅尔塔体系基本完成了任务。二战后至今,尽管小冲突和地区性的战争不断,但却没有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周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 由于美苏冷战和东西方对立,雅尔塔体制长期以来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冷战结束后,大国合作有所加强。但是,随着美国与俄罗斯的战略竞争激化,对中国的防范力度加大,五大国之间的合作又现弱化;此外,新兴大国的崛起也要求大国合作机制增强代表性。能否实现有效的大国合作,是雅尔塔体系的精神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重大挑战。

——澎湃新闻网《日本突破战后体制,中国应推动国际体系转型促进大国有效合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尔塔体系能够“基本完成任务”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雅尔塔体系的基本精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形势下维系这种精神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杜鲁门继任总统后,继续实现罗斯福的“世界蓝图”,1945年12月29日他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锻炼出了一支数量最多,战斗力最强,技术装备精良的军队。战争使苏联领土扩大了60万平方公里。领土的扩大在战略上加强了苏联的地位,对于战后世界的安排,苏联希望在长时期内保持国际和平,以便医治战争给苏联带来的严重创伤,恢复并振兴经济。

材料三 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期间,丘吉尔就已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曾经这样描绘:“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他直截了当地告诉美国总统特使说:“我是总统的忠实副手。”

材料四 美国承认并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英国则竭力反对中国的大国地位……苏联当然不愿意看到蒋介石政府强大,但对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也不抱信心。

——以上均摘自《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美、苏、英对外政策如何?试分析其原因。

(2)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怎样?

(3)美英对待中国的态度为什么不同?苏联对华政策有何特点?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百分比协定:1944年10月9日丘吉尔飞抵莫斯科,与斯大林密商巴尔干势力范围问题。后约定苏在罗马尼亚可占90%的优势,而英美在希腊可占90%的优势。在南斯拉夫,各占50%;在匈牙利和保加利亚,苏占80%,英美占20%。

材料二 (1)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2)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甲、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乙、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丙、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3)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雅尔塔协定中有关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

材料三 ……杜鲁门继任总统后,继续实现罗斯福的“世界蓝图”,1945年12月29日他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1)通过材料一、二中的信息,你对雅尔塔体制作何评价?
(2)材料三体现了美国在二战结束后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战后初期的史实分析美国的意图能否得以实现?为什么?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战后初期苏联努力构建周边安全带,在东欧形成了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同时竭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斯大林曾经表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关系分裂。”

(1)材料一、二反映了美苏的什么矛盾?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综上所述你认为材料三中斯大林的判断正确吗?为什么?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政府攻击共产主义,认为它已经“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

材料二 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都应该采取美国制度。”

材料三 战后初期苏联努力构建周边安全带,在东欧形成了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同时竭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共同主题?
(2)材料一反映了美、苏关系的什么特点?
(3)根据材料谈谈你对美苏关系的认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岳麓版历史高二选修三第四单元第14课“冷战”的缘起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