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高二选修三第四单元第17课缓和与对抗交替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0小题)
①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背景下出现的
②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结束
③不是通过将战胜国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实现的
④新旧国际格局的交替,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事业缺乏经验,不够成熟
②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③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遭到失败
④社会主义国家应走适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①美国拥有战略优势 ②美国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③美苏在战略武器上的竞争重点发生转移 ④苏联经济已不堪军备竞赛的重负
二、材料分析题 (共5小题)
材料一 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杜鲁门总统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据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一 为了制止进攻性力量的增长,将开始严密封锁运往古巴的一切进攻性的军事装备。从任何国家或港口驶往古巴的不论什么种类的一切船只,如果发现载有进攻性武器,将迫使它们转回。
本国的政策是把从古巴对西半球任何国家发射的任何核导弹看成是苏联对美国的进攻,需要对苏联做出充分的报复性的反应。
——肯尼迪关于封锁古巴的演说(1962年10月22日)
材料二 ……因此,怎么可以得出您现在所做出的那种完全不正确的解释,也就是说,古巴的武器是进攻性的?古巴领土上的武器都是防御性的,这一点我请您相信,而且,我们是应古巴政府的请求才把武器运往古巴的,纯粹是为了防御。可您却还在说这是进攻性武器。只要不发生入侵古巴或袭击苏联和我们的其他邻国的事情,这些武器当然现在和将来都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因为它们没有攻击目标。
——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摘录)(1962年10月26日)
材料三 ……我认为,在我们同所有亚洲友邦的关系方面,现在应当十分强调以下两点:第一,我们将恪守我们的条约义务,例如我们根据东南亚条约组织对泰国的条约义务;但是,第二,在国内安全问题上,在军事防务问题上,除非受到一个大国的带有核武器的威胁,美国将鼓励并有权期望逐渐由亚洲各国自己来处理,自己承担起解决的责任。
——尼克松在关岛关于亚洲政策的讲话(1969年7月25日)
材料一 我们现在应当非常谨慎,应当不采取对卷入冲突中的国家的防务不会有益而只会使人激怒,甚至会挑起致命步骤的措施。
——1962年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
材料二 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是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予帮助。
——1970年尼克松的对外政策报告
材料三 美国在欧洲、太平洋、中东以及其他美国疆界之外的地区,有着广泛的义务和安全利益。这就需要美国担当起“强有力的”“令人信服” 的“领导责任”。
——里根的讲话
材料一 1981年秋,以美国情报局前局长格雷厄姆和美国氢弹之父泰勒为首的数十名科学家向里根提出了一份题为《高边疆:国家生存的战略》的研究报告,他们认为: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技术可在21世纪建立确保美国安全的战略防御体系,从而夺取对苏“冷战”的全面优势。“星球大战计划”出笼后首先是加速国防科技发展、夺取军事优势的计划。
材料二 “星球大战计划”的另一目的是激化竞争,将苏联拖入更高层次的军备竞赛,最终将其拖垮。经过多年的“冷战”和美苏大规模的军备竞赛,苏联的经济结构已严重失衡。……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出笼后,苏联被迫大幅度增加军费。
材料三 70年代……美国科技界一批很有潜力的技术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为了加速高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并以此作为新的发展动力,推动处于“滞胀”中的美国经济的重要领域,里根政府想到了“以高技术计划盘活政治经济格局的高招”。
材料一 据德国《明镜周刊》9月28日报道,今年10月3日是东西德统一20周年纪念日,同时也是德国完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部赔款的日子。届时,德国政府将向法国政府交付6 870万欧元(6.23亿人民币)的最后一笔战争赔款。
——国际在线2010年9月29日专稿
材料二 在东德长大的默克尔表示:“柏林墙被推倒20周年提醒我们,能够让德国统一和欧洲团结,是多么难以置信和幸运。在上世纪80年代,我从来没想过柏林墙在我有生之年会倒下。”“德国统一仍未完成……我们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否则无法达到(德国东部和西部)生活质素的平等。”
——金羊网2009年11月10日《柏林墙倒塌
20周年,默克尔:德国统一仍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