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七上第五单元第十九课文字的演变 同步训练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如图中的字是甲骨文中的“人”字,与我们今天的汉字很接近,这说明(  )

A .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 B . 我们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渊源关系 C . 商朝时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D . 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与兽骨上的
2、2010年8月6日上午,中国文字博物馆内欢声笑语,青春飞扬。“同为华夏子孙共书甲骨文字”两岸青少年交流活动在此举行。活动中,来自两岸的10名青年代表拿起毛笔,共同书写了“两岸一家亲”五个甲骨文字,寓意两岸骨肉亲情,血浓于水。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②甲骨文出现于商代③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④甲骨文记录了商朝的重大活动(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
3、认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因为(       )
A . 已经能组成近五百字的文章 B . 已经出土了十五万片以上 C . 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D . 能记载祭祀农事等
4、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我们称之为(     )

①金文②甲骨文③陶文④铭文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5、为研究商朝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的是 (  )
A . 甲骨文 B . 金文 C . 铭文 D . 隶书
6、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春秋
7、今天的汉字是从下列哪种文字发展而来的 (  )
A . 甲骨文 B . 铭文 C . 大篆 D . 隶书
8、商朝的金文是指 (  )
A . 铸刻在铁器上的文字 B .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C . 刻写在石器上的文字 D .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9、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因铸有“司母戊”三个字而得名,这三个字属于        (  )
A . 甲骨文 B . 金文 C . 小篆 D . 隶书
10、西周文字主要有(  )

①甲骨文②金文③小篆④隶书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11、把小篆做为全国通用的标准文字,是在 (  )
A . 商朝 B . 西周 C . 秦朝 D . 汉朝
12、考古发现,出土的汉代竹简、帛书、石刻基本上都是(  )
A . 金文 B . 小篆 C . 隶书 D . 楷书
13、草书和楷书形成于(  )
A . 秦朝 B . 汉朝前期 C . 汉朝后期 D . 三国时期
14、三国两晋时,书写起来最为流畅便捷的是(  )
A . 隶书 B . 楷书 C . 行书 D .
15、有关甲骨文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 .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汉字是由它发展而来 B . 甲骨卜辞真实记载了商王的活动 C . 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 D .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符号?
16、下列有关西周文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西周时期,铸有文字青铜器增多 B . 这些文字为后人研究西周的历史留下宝贵的资料 C . 西周的甲骨文比商朝更普遍 D . 西周的文字叫做金文或铭文
17、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或铭文,这种文字主要出现在 (  )

①商朝②周朝③秦朝④汉朝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8、隶书与小篆相比,能够逐渐流行,主要是因为  (  )
A . 隶书比小篆美观 B . 隶书比小篆有观赏价值 C . 隶书比小篆书写简便 D . 国家统一命令使用隶书
19、假如你生活在秦朝,要给朋友写一封信,所写字体最有可能是(    )
A . 甲骨文 B . 小篆或隶书 C . 楷书 D . 草书
20、我国现在所见最早的文字是(  )
A . 半坡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B . 甲骨文 C . 金文 D . 钟鼎文

二、纠错题(共1小题)

1、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金文只为后人研究周朝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错误:      改正:      


三、填空题(共4小题)

1、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      ”,商周时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      ”,也称“      ”。到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称为“      ”。


2、阅读判断题:

材料一: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志。汉字是我们的母语,她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我国文字是由刻画符号逐渐演变来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与我们今天的汉字有著渊源关系。

材料二:中国古代青铜器文明源远流长,绚丽多彩,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商周时期是青铜艺术发展的高峰,青铜文明处于当时的领先水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因鼎内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当时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可见商朝的青铜铸造业,有多么大的规模了。

下列结论都是正确的。请你阅读上述材料,如果该结论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括号里写“对”或“错”

(1)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 (1)
A . 正确 B . 错误
(2)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与我们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    ) (2)
A . 正确 B . 错误
(3)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最大的青铜器。(    ) (3)
A . 正确 B . 错误
(4)商周时期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是甲骨文。(    ) (4)
A . 正确 B . 错误
(5)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业技术高超规模庞大,名列世界前茅。(    ) (5)
A . 正确 B . 错误
3、2010年12月15日。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泰戈尔国际学院时说:“汉字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统一了中国文字。2000多年来,汉字不仅内容不断充实,形式也不断变化。……中国的书法是心与力的结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文物图片反映了汉字的演变,请你将相应的汉字字体名称写在图片下面的横线上。

                        

(2)请按照汉字的演变过程将以上文物图片重新排列顺序

      

(3)汉字自古至今一脉相乘,从以上文物图片及中国汉字“马”的演变图中,你能看出我国汉字演变的中趋势是什么?

      

(4)“中国的书法是心与力的结合”,请你对《兰亭序》这一书法作品及其作者作简要的介绍。      

4、如图,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世界文明发展历程。观察下面中国汉字“鸟”的演变图,回答问题:

(1)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什么?要进一步考察研究这种文字应该访问河南的哪一座城市?
(2)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其他地区也产生了一些影响深远的古代文字,请举出两个例子。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华师大版历史七上第五单元第十九课文字的演变 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